小毛笔上掠过,随即捏住一个跟大笔,随即蘸墨,写下一联。
“自古治国唯治吏,往来司寇要深思。”
这一联要说有水平,也是平平,但是却将朱祁镇的政治态度表露无疑。
治国唯治吏,这个论断虽然是后世才有的,但是有着深刻的国学思想的,与管子之术,一脉相承。
而明代有一个习惯,对各级官员称呼用古称。
而刑部尚书的称呼,就是司寇。
徐有贞自然知道朱祁镇的心思了,那就是从严。
徐有贞双手接过这一副对联,后退行礼,说道“请陛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办了。”
徐有贞回去之后,立即去了刑部,别的不说,将各路犯官的卷宗给细细的过了一遍,最后他选出了一个目标。
就是河南舞阳县丞陈纲的案子。
徐有贞选这个案子,不是因为他大,而是因为他小。
这就是徐有贞高明之处了。
徐有贞很明白,这些案子怎么判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皇帝要定规矩,但是官越大,关系网就越复杂。场外因素也就越多,反而不好办。
唯独陈纲案,很小。几乎是所有案子里面最小的。
但也很典型。
只要这个案子定下来了,那么朱祁镇要的规矩就定下来了。
如此一来,下面的案子怎么判,就好说的很了。
陈纲的案子是一个什么样的案子?
舞阳县百姓张贤,何斌为收丝大户,张贤许诺给陈纲十两银子,让陈纲在收丝这一件事情,给予帮助。陈纲答应下来了。并给与帮助。
何斌听闻之后,就在河南巡抚处告发了陈纲。
陈纲听到了风声,就不敢收张贤的钱了。
这个案子虽然小,但是很典型。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陈纲乃是有眼不识金镶玉的笨蛋。
收丝大户,张家,何家都是有背景的,他们两方的争斗,陈纲没有摸清楚就参与其中了,结果被人收拾了。
只能说他不长眼。
不知道自己这个七品芝麻官有几分几两了。
但是这个案子,有这个几个问题。
首先陈纲完全否定自己受贿,反正十两银子也没有到手。陈纲属不属于坐赃?
其实这种官商勾结,不是到了晚明才有的,什么时候都有的,很多时候官员贪污的水平,要比陈纲这个倒霉蛋要高明的许多。
这个案子陈纲也不能完全撇清干系,但是很多官员的手段,却能完全撇清的。
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处置?
其次,十两银子的贪污额度,该怎么判?
这个数字虽然小,但是却决定今后贪赃的该怎么判了。
而且徐有贞很会用新工具,他亲自动笔,洋洋洒洒的将陈纲案的前因后果,写成文字,然后发给明报。
于是乎,明报一刊,陈纲案就成为了天下的焦点。
而且官员对这一件事情讨论热情更是无比高涨。毕竟这很可能关于到他们的未来,官场之中,很难有绝对的干净,海瑞这样的人也是因为稀少而被敬重。
很多官员现在还在官位上,并非他们比陈纲干净多少,而是他们没有陈纲倒霉而已。
于是,这样的热情倒逼着商辂加刊,迅速变成了半月刊,旬刊,甚至五日刊,三日刊等等。
当然了,这还没有定下来,完全是因为文稿的多少而确定的。
既然京城百官如此热情,通政司只能加班加点的。
当然了,其中也有人看道了徐有贞的高升,想在明报上一鸣惊人,让天下都知道自己的名字,从而步步高升。
所以争论很是激烈。
但是有一点却是确定的。大家都默认陈纲罪不至死。不想让陈纲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