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340章 京师大战(1)(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杨绍是在听到了盛光毅故意传出的什么风声,这才彻底去跟杨然撕破脸皮的。

要知道杨绍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底下的大臣勾结江湖势力,哪怕是他的肱骨之臣刘易霄跟江湖势力走得太近,他也绝不姑息。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盛光毅放出的风声很有可能就是杨然成立了一个新的江湖势力巅峰斋,而这巅峰斋多半是抱着要用高手碑的排名将江湖搅浑的目的去的。

而江湖一旦混乱起来,收益最大的还是莫过于杨然,因为杨然好在浑水之中摸鱼,成功找出自己的杀父仇人来。

只可惜杨然百密一疏,忘记了还有一个深知他一切底细的盛光毅在,而这盛光毅恰好又想逼杨然起义,从而使他这个空有一腔抱负的书生能有一个用武之地。

如此一来,杨然和杨绍之间的矛盾也就说得清了,京师大战的始末也很明了啦!

至于杨然能在那么短的一段时间里,便有实力去跟三十万的塞北防军对抗,这主要可不全是因为有江湖势力的支持,而是杨然在歼灭太子杨傲的二十万大军时,便已经收编了五万在麾下。

再加之杨绍后来又派了渝州附近几个州郡的三十五万守军前来讨伐,结果全被杨然杀的杀,降的降,甚至渝州这座边境第一粮仓也落入了杨然之手。

至此杨然的军队已经扩张到了二十万的人马,其中还不包括三万多的铁血军。

由此可见杨然手握如此重权,难怪杨绍会把岳千羽这张底牌都给掏出来了。

只是杨绍做梦也没想到岳千羽为了弥补自己对杨然的亏欠,居然不顾他最看重的信义问题,当着天下豪杰的面来了一次临阵倒戈。

现在杨然有着白平剑派和巅峰斋的扶持,那在局面上面确实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不过刘易霄一直死守城池,确实也让作为进攻方的杨然颇为头痛,毕竟刘易霄不是碌碌无为之人,排兵布阵上面做得可谓滴水不漏。

幸好两军僵持第三天的时候,有一股京师的守军叛变了。

据说这一股叛军原本是属于前朝某位亲王手中的亲兵,杨然造反执政以后,一直大肆捕杀各路藩王。

而那位亲王为了让自己的部下有一条生路,便用自己的性命作筹码,逼手底下的亲兵把他给亲自杀了,以示归降杨绍的诚意。

这支亲兵一直坚持在前线作战,即便已经各个都是已到卸甲之年,却还一直不肯归田,目的就是为了等待有朝一日政局发生动荡,那他们就能以报那位亲王的舍身取义之恩了。

如今契机已经到来,那些亲兵里面有很多都已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和赫赫战功爬上了高位,所以他们突然兵变,对于刘易霄来说着实是一场不小的灾难。

幸亏这些亲兵发生兵变比较仓促,再加之他们给杨然递送的投名状被杨然的军师沈庭章给私自扣留了下来,因为沈庭章觉得这是生性狡诈的杨绍设计的诡计。

因此刘易霄才得以把兵变的局面控制了下来,只不过在这场兵变中也是死伤了十万余人,实力大不如前。

杨然在知道这件事以后,自然不能轻饶了沈庭章的擅作主张,所以便命兵士打了沈庭章三十军棍,将其收监等到战事结束以后再作发落。

可是谁料沈庭章太过古板,为保文人气节竟在狱中一头给撞死了。

结果此事传到刘易霄的耳中,又被刘易霄故意将此事煽风点火了一番,造谣称杨然还没成就大业就把肱骨之臣给杀了,明显是要借机过河拆桥,独揽大权了。

这种谣言一出,铁血军那些跟着杨然的原班人马还好,毕竟有狄青山这样的悍将震着。

可是归降的十来万降卒和新建的十来万新军就不一样了,本来他们都是冲着杨然的威望来的,杨然的威望一旦受损,这些人便开始有些不安份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