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未亮,裴绪就从榻上爬了起来。
“这么早,二郎是去哪啊?”裴纪刚出来,便见裴绪已经袍服整齐,正往大门去。
他停下,“当然是上朝,今日还要商议政事。”
这时突厥大兵压境,北方契丹更是蠢蠢欲动。朝廷每每商议边疆大事,都顾虑繁多,拿不准主意。直到最近,才定下羁縻之策。
裴纪点点头,“哦?那你快去吧。”
这是在兴化坊的裴家大宅,但要等上朝,他也得赶早。文武列班之时是在五更,因而裴绪寅正刚过便动身了。
裴绪骑马到宫门,刚下马,便听见敲钟声,千百声荡悠悠。左监门卫带人来查验,无非是查验鱼符,看看就罢了。外加他们那些人几乎天天进宫,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熟的很,走个形式就行。
今日只是常朝,但却略有不同。
列班时云集了宰相、公侯,皆是为了即将商议的军国大事而来。就连总管韩苍、司空贾况这样闭门不出的,也都赶来朝谒了。
“圣人至。”赵延稳坐明堂,“众卿在这等候多时了吧。在这的诸位皆是我大齐的肱骨,为国事政事夙兴夜寐。君父以存抚为务,股肱以匡救为心。如今我大齐边境无定,还望在座的文武大臣能为君父分忧。”
“臣等不才,愿为国奉身。”
“臣启奏,窃以为突厥野心不泯,在边地集结数万人马,这样一来灵州、朔州岌岌可危,而北方契丹趁势迫近幽州,若是我朝与两国交战,则会陷入苦战,伤及国力民生。另外高丽、高昌、吐蕃等小国,见我国疲惫,必定闻风而动。届时变成骑虎之势。”司徒王绍说。
裴绪的看法也差不多,只是不像他说得那么严重。
突厥内部纷争不断,莫度和沙勒两派水火不容,两虎相争,使得实力大不如前。而契丹自背离突厥之日,便归附于中原。只是那营州都督刚愎自用,断断不是能抚慰边地之人。
“我朝与大贺氏,开榷场,通商路,大贺氏连年遣使者入朝、入仕。大贺达哥与突厥沙勒可汗不和,背弃盟誓,向我朝求和。朕封大贺氏为漠北都督,赐国姓,赐名忠国。”
裴绪一听便知是要择宗女和番。
“朕为国祚着想,封代王之女长宁县主为荣化公主,下降契丹。”
代王是今上的堂弟,开国前已薨,他的独女由圣上亲自抚养。
裴绪听了个大概,无非就是与契丹和亲,并令灵州、朔州、凉州等几州戒备,以防突厥突袭。
——————
承平元年,刚送走了春,迎来了夏。寰坞风景如旧,依然是满园姹紫嫣红。
每年这个时候,韩洵都会来这避暑,度过那难熬的暑热天,但是今年略显不同。因为养父腿疾发作了,所以全家人没一个有心思来这乘凉。那些人来这,要么是为了谋个一官半职,要么是为自己寻一条终南捷径,无非是想往上爬罢了。
谁让他的养父是当朝大将军韩伋呢。
不过韩洵不以此为荣,反以此为耻。他现在所任的那个小官,还是赖着韩伋之名,才得以举孝廉入仕。也难怪有人会笑话他不堪大任,快三十的人依然是个只会耍泼皮的黄口小儿。
韩洵也想往上进一步,奈何做了几年官,处处碰壁就算了,还老是被同族同宗的人欺压,这叫什么事啊。好歹他也是韩家的一份子,竟落得被本家的人排挤,真是可悲啊。
他不禁叹气,“唉!”
“好端端叹气做什么?”这声音极其耳熟、
抬头便见一青年,容止端雅,更兼雍容庄静。由是怔了又怔,韩洵没料到自家兄长会来寰坞,还是在这个时候。这是凑巧,还是眼花他看错了?
韩霈推他,“连你大哥都不认得了?”
匆忙回神,韩洵却仍有点发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