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燕娘出嫁也是当时村里的头一份儿,只不过论陪嫁,还是比不过光添箱银就有六十两的何玉琴了。
但人家夫婿却是现起新院来办喜事,家中又另给了许多聘礼,这份风光,又不是林学善家能比的。
因而,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林燕娘高嫁,何玉琴低嫁,得利的都是林家啊。
但这又如何?毕竟是人家的事儿,一个巴掌拍不响。
云三是林燕娘救回来的,两人又有情有意,云三才会留下来,这是美谈一桩。
林学善却是在人家铺中做工两、三年,与人家闺女怕是早有情意,如今镇上禁行,外头全是兵丁,何家害怕,这才急急将闺女嫁给村里后生,以图安稳。
虽然觉得是林学善捡了个便宜,但家有儿女的人却也是理解的,这如花似玉养到大的闺女,在那样的环境中,谁个不怕?
听说这些天里许多镇上人想搬进关内去,都被拒绝了,根本出不了镇,甚至出不了门。
而关内的人,不管是因何原因想出关的,哪怕本来就是镇上人家要回家的,也全部不准。
早在出兵的那天起,北关就戒严了,没有秦老将军手令的就算是北征军大营里的人,也是出不了关的。
所以,从何掌柜那边了解了外头情况后,林家也相信了,周家是真的搬去了关内开铺,没能回来。
林老太太也总算没有再埋怨闺女不孝了,只是家是接连两桩喜事,闺女都没有回来,她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
大房里林学善娶妻,二房里并没有太早参与进去。
毕竟分了家,还有林姜氏那恶劣的人尬在中间,林宋氏便是想去帮忙,也被林燕娘拦下了。
林燕娘早就和奶奶打过招呼了,为防那天闹出什么不愉快,他们二房只过去做客。
最多她爹去帮忙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她娘不去,免得被欺负了还张不了口。
若发生什么不快,又坏了堂哥大喜,他们心里也过意不去。
林老太太想到林燕娘出嫁那天,林姜氏不就蠢蠢欲动根本不顾体面也要闹么,确实有些害怕,立刻这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林燕娘。
孙女出嫁和长孙娶妻,哪个更重要?
林老太太根本不用权衡利弊,若是可以,她都希望林宋氏和林燕娘别过去大房那边了。
这母女俩和那母女俩,就像上辈子结了仇似的,怎么也和气不了。
得了老太太的准许,林燕娘一点也不着急,只叮嘱娘过去大房那边,也离林姜氏远一些,莫让人借机找茬再把责任推到她头上。
林平安到是吃了早饭就过去了,他做不了别的,写人情薄这事儿也拜托了一个耆老,以及林老六,一个写簿、一个收钱这就够了。
因而,林平安是过去帮着照料办席那边的琐事杂物,毕竟他刚嫁女,有处理这些事情的经验了。
林灿和林杰做为堂弟,也过去跟着迎亲、帮忙放鞭炮、发糖。
林学善自己没有弟弟,就只有这两个堂弟最亲。
撇开林姜氏要用到娘家侄子的意见,林学善只喊了自己的堂弟,以及村里林姓的后生和少年们,人也有好几个了。
林姜氏也发觉儿子对自己有意见,几乎是自己提议什么,都直接忽视不理。
她心里也委屈,但为了儿子成亲顺利,不让亲家看笑话,只得忍了,只不过心里对二房里的人恨意又深了几分。
当村里传来第一阵鞭炮声时,林燕娘才把屋门锁了,过来喊了娘,又给小妹整理了一下,牵着她,母女三人这才出门。
村里也有一些妇人闻声而来,准备过去先到村长家里瞧瞧热闹,再到林家大房去瞧瞧热闹。
林燕娘做为男家人,自是不方便去村长家里了,只是闲适地走着,和蹦蹦跳跳的小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