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两国婚书(8 / 9)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诘问他们可是担心英睿皇后断案如神,查出他们昔日贪赃枉法之事?随后,当日即以此为由查办了几个老臣,朝中的争论之声这才消停了。

可……这趟出使虽然成行了,但不出所料,此行根本不会有结果。

华鸿道往身旁看了一眼,他下首坐着个武官,是沂东大将军的侄子,名叫陈镇,极熟水性,海战勇猛,为人狠辣,陛下巡视沂东海防时对此人赞赏有加,此人此行担任使节团的副使,也担任使节团的卫队长。白了,他才是使节团里的实权人物。可他自英睿皇后进殿之后就一言不发,只是时不时地用他那阴沉审视的目光端量着上首,如此不作为,回朝之后如何交差?

华鸿道满腹猜疑,此时大图百官已向巫瑾和暮青祝了数回酒,暮青以不擅饮酒为由以茶代之,她唯一喝过的那盅酒就是北燕使臣敬的。

酒过三巡之后,巫瑾对暮青道“听妹夫要驾临国境亲自接妹妹回去,为兄为妹妹备足了嫁妆,日后他若生二心,妹妹只管回来,这儿是你的娘家。”

暮青的眉眼在灯火下暖得有些朦胧,点头道“好。”

兄妹二人话着临别之语,大图百官却各怀忧思。

南兴帝后之情深,下有目共睹,堪称古今一奇。当年新婚燕尔,南兴帝专宠皇后也倒罢了,可这些年皇后身在神殿,南兴帝独居宫中,竟也未纳一妃一嫔,听连个宫女都不曾宠幸过。他下旨修建岭南行宫时,朝中文武见他思念皇后,便有人又上书重提选妃之事,不料惹得龙颜大怒,上书之臣皆贬黜,至今未能还朝。自那以后,朝中就安静了,百官都把心思放在了社稷上,连个以社稷为由提皇嗣的人都没有。

起子嗣来,大图皇帝因太后而难以立后,子嗣也就无从谈起,而南兴、北燕二帝心在英睿皇后,皆不肯选纳妃嫔开枝散叶。倒是听辽帝身边妃嫔、女奴众多,只是多年无嗣,不知何故。

四帝皆年富力强,却皆无子嗣,也算当今怪事。

叫大图百官忧心的是,英睿皇后回国后,南兴的皇嗣想必无忧,北燕帝娶不到心上人,总不能此生都不立后选妃,可大图怎么办哪?太后只是心智失常,身子倒无大碍,大图刚刚复国,皇嗣关乎江山大计,这该如何是好?

这顿宫宴吃得暗潮涌动,大图百官和北燕使节各怀心思,直到三更过半,夜宴才休。

散宴之际,暮青唤安子进殿,手捧神官大印和鄂族两件秘宝奉还给了巫瑾。

巫瑾命掌事太监接了,道“妹妹辛苦了。”

掌事太监心翼翼地将印宝高高捧起示众,大图百官急忙离席而出,再次叩谢暮青。

宫宴在山呼声中开始,在山呼声中结束,古怪的是,北燕使臣四月入京,在洛都城中等了暮青半年,宫宴上竟只敬了一盅酒。

……

百官离去后,巫瑾、暮青和呼延查烈三人到了宣政殿,一进大殿,掌事太监就将神官大印和鄂族秘宝放在了御桌上,随后却退而出,关上了殿门。

巫瑾看了眼殿窗,又看了眼内殿,暮青意会,带着呼延查烈绕过屏风进了内殿之后,巫瑾才低声道“待会儿妹妹出宫,把印宝都带走。”

暮青并不意外,其实,她和大哥都清楚,神女之于鄂族如同定海神针,故而执政不能换,只不过大图百官对她防备颇深,尤其是云老,他年事已高,去年就身子不太好,今年本已很少上朝了,今晚拖着病体前来,当众交还印宝,为的不过是安抚他罢了。

只是……

暮青瞥了眼外殿,看来大哥今夜当众收下印宝,除了安抚百官,还另有所谋。

巫瑾道“这些年,朝中清剿废后一党,每每查到踪迹,他们总能提前望风而逃。为兄怀疑朝中乃至地方官吏里仍有叛党,如今已有眉目了。妹妹一走,叛党及朝中盯着鄂族之权的人必会出来兴风搅雨,宫里自有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