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其实以往的灾害规模小,最多二三十万的流民,招收几万人马,加上家眷,就差不多一半了。
a a a a 剩下的分散到各地,去给地主当佃农,也就解决了,饿不死多少人。
a a a a 可这一次的人太多了,大到以往的办法都失效了。有些地方的佃户担心流民会抢租他们的田地,纷纷结社自保,甚至发生械斗冲突,死了不少人。
a a a a 灾民和地方发生冲突,官吏当然站在自己人这一边,无依无靠的灾民处境非常艰难。
a a a a 包拯的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儿,放在以前,他肯定上书弹劾夏悚,弹劾其他不顾百姓生死的官吏
a a a a 可是自从崔家的案子之后,包拯也变了,变得更加着眼全局。
a a a a 朝廷财政艰难,要安顿百姓,要修六塔河,还要防备大辽,方方面面算下来,开支巨大,拿不出足够的钱粮。
a a a a 就好像一家人,粮食不够吃了,能饿着谁啊?
a a a a 手心手背都是肉,碰哪边都疼!
a a a a “下官无奈,只能做个小人,或许有人能想出两全之策,上解君忧,下救黎民……”包拯躬身说着,突然外面传来爆喝。
a a a a “我没招!”
a a a a 王宁安气呼呼冲进来,他在外面听了一会儿,恨不得把包黑子给撕成碎片。
a a a a “包大人,我爹派人去接部曲的家属,你怎么好煽动那么多人涌到沧州?你想害死他们吗?”
a a a a 面对王宁安的咆哮,包拯显得很淡定,“朝廷拿不出粮食,他们本就是死人,到了沧州,或许可以生。”
a a a a “扯淡。”王宁安怒气冲冲,“我说包大人,你想过没有,眼下有一两万人过来,就算真的安顿成了,其他人呢?我们一家有多大的力量?如果七八十万人都涌入沧州,那时候怎么办?”
a a a a 包拯哑火了,十分难看,可转而大笑,“王二郎,这么说,一两万人你是能安置了?”
a a a a 遭了,被老倌儿算计了。
a a a a 王宁安刚想反驳,欧阳修开口了。
a a a a “二郎,六艺学堂,讲的是经世致用,你要是有韬略,能够救济百姓,就该拿出来,几十万的生灵啊,苍生何辜?”
a a a a 老先生满腔悲愤,在场几个人都盯着他,一副你敢拒绝,我们就揍你的架势。
a a a a 王宁安干笑了两声,他弄清了情况,当然同情那些百姓,可是要想救这么多人,绝不是轻松的事情,不但要救人,还要防着明枪暗箭,难啊!
a a a a “醉翁,包大人,还有诸公,要说安置百姓,我或许有些主意,只是……”
a a a a “只是什么?”
a a a a “此事牵连这么大,我担心上面会掣肘。”王宁安思索着道“这一次救灾和河工,都是夏相公主持,出了问题,不亚于打了夏相公的脸,他会怎么干,醉翁比我清楚。”
a a a a 废话,欧阳修当然清楚,夏悚那个老东西多坏啊,欧阳修和外甥女之间的事情,就是夏悚捏造出来,到处散播,弄得欧阳修人不人鬼不鬼的。
a a a a 老欧阳默然不语,余靖突然开口了。
a a a a “夏悚误国,又救灾不利,大不了上书弹劾,先把老贼搬倒了!”
a a a a “不可!”包拯连忙摆手,“武溪公,朝廷的难显而易见,下官并非替夏相公说话,而是此时弹劾,很多人都会以为是借着救灾掀起党争,到时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