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包括王宁安在内,虽然他不喜欢下跪,但是这一次他跪得心甘情愿!
a a a a 这是大宋君臣的集体发誓,从此开始,一个恢宏的时代即将到来……虽然还有太多的困难要克服,至少大家的目标确定了,那就是燕云,就是契丹,就是西夏!
a a a a 赵祯亲自举杯,和所有人一同饮了杯中酒,是日,君臣尽欢。
a a a a 三天之后,赵祯就调整了政事堂的班子,贾昌朝依旧出任首相,富弼为次相,升欧阳修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和韩琦同为副相,如此一来,东府就形成了二对二的格局,而贾昌朝身为首相,联合欧阳修,足以压制剩下的两位,可以贯彻变法图强的意志。
a a a a 相对重要的是西府,赵祯任用两位枢密使,曾公亮和狄青。
a a a a 按理说弄两个枢密使,肯定要争权夺利,闹个鸡犬不宁,可是这两位却不一样。
a a a a 曾公亮是个技术官僚,彻头彻尾的循吏,能做事,会做事,人品宽厚,无可挑剔,他主抓军需粮饷,军械制造,选拔考评将领,军事教育等等内容,而狄青则是专心训练静塞军,扩充铁骑,积蓄力量,择机北伐。这两位是井水不犯河水,相得益彰。
a a a a 除此之外,赵祯又任命唐介和王拱辰担任枢密副使,显然,皇帝是把东西府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a a a a 至于三司,依旧是包拯担任三司使,为国理财。
a a a a 御史台那边,换成了张方平担任御史中丞,另外,又把苏洵调进京城,成为侍御史,作为张方平的助手……
a a a a 面对赵祯的安排,王宁安只有竖起大拇指!
a a a a 不愧是当了几十年的老皇帝,做事就是老辣!
a a a a 如果换成毛头小子,就像后来神宗那样的,要变法就一味任用王安石,用吕惠卿,把文彦博,富弼等一帮老家伙都赶出来京城,结果这帮人靠着强大的威望,横加阻挠,新法根本推不下去。弄来弄去,变成新党柄政,尽数罢黜旧党,旧党掌权,打压新党,整个朝廷,都陷入了无休止的党争之中,再也不能集中精力去改革变法。
a a a a 赵祯呢?
a a a a 他的策略完全不同,他没有罢黜太多的旧派人物,仅仅是赶走了一个王尧臣,但是他通过娴熟的人事安排,让倾向革新的一派势力占优势,保守的力量被边缘化……但是呢,双方还存在一个制约,不至于彻底失控。
a a a a 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
a a a a 不管怎么说,两府八位相公,加上三司使,御史中丞,还有判皇家银行事,这十一个决定大宋命运的人物全数就位,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如何赏赐有功之臣。
a a a a “此次大胜,乃是几十年未有的壮举,一扫颓势,提振民心士气,如何如何重赏,都不为过。”赵祯道“但是眼下府库空虚,又要扩充人马,花钱的地方太多,能拿出多少来赏赐,大家伙都议议吧!”
a a a a 王宁安因为战功,重新成为判皇家银行事,还兼任三司副使,财权在握,皇帝一下子就把目光落到他的身上。
a a a a 眼神充满了鼓励和希望,还带着那么一丝笑意。
a a a a 给老赵家当官不容易,自己是小长工掉到地主手里了。
a a a a 王宁安只好开口,“启奏陛下,欲士兵舍生忘死,奋勇作战,必须赏罚公平,让人心服口服。昔日商鞅变法,耕战立国,以军功授爵授田……故此士兵奋勇作战,悍不畏死,方有一扫六国,平吞天下之盛举。汉唐沿袭秦法,激励士气,所以士兵敢战能战,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