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

张轩说道“臣相信,只要能完成这样的改革,横扫东虏,绝对不在话下。”

对于这一点,张轩无比的确认。

这就是张轩找到的自己新的定位。

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张轩日夜揣摩,这个“道。”字在别人哪里或许有别的解释。但是在张轩想来,就是指政治制度方面。

有一点点见识的人,就知道。张轩制定的夏军军制,就是照抄总参谋部体制,甚至可以说,抄得也不得要领。有些是张轩并不了解,张轩又不学这个的,对于总参谋部的体制,也是只闻其名,又没有在总参谋部上过班,怎么知道总参是怎么运作的。不过是以他所了解到总参体制与大夏的现实所结合。

在很多地方都有妥协。

总参体制后面是有一个现代国家。而现在大夏远远称不上一个现代国家,所以对于支撑这个不伦不类的总参体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别的不说,如果真严格实行这一套,总参体制之中,军官的数量定然要大大增加。六十多万军队,最少要有一万军官吧。而整个大明朝的官员数量才二万上下。别的不说,这个财政压力,就支撑不起。

张轩所能做的,不过是支起一个架子,然后自己一点点慢慢完善起来。

张轩心中已经有腹稿了。

如果他能担任枢密使。他余生只准备做一件事情,完善军制。

因为他相信,那么夏军一时间在战场之上落于下风,这种完善体制,最终会产出源源不断的合格将领,已经源源不断的合格军官,最终夏军的整体素质一定会比清军更好。

这是基于先进体制的自信,也是基于数千万汉人数量的自信。

清廷要穴从来是满人数量太少,那么满人都是天才,一百多人口产生的人才,也决计比不上汉人产出的人才。

这是张轩思来想去的必胜之道。

随即,张轩又给罗玉龙讲解了边镇制度,以四征或者四镇将军,统领一军镇,每一军镇下辖数军。最多不超过十万人。因为十万人以上的战事,当派禁军参与,从枢密院之中选一员将领,担任大将军统领之。或者现任大将军之中,选一人担任主帅。

按张轩所规划的体制,凡是能登上大将军的人,年龄都在五十岁之上了,如果得胜,就多封爵。哪怕是封王。封王之后,就居京闲居即可,只要制度不断层,就有源源不断的将领出来,也并不怕功高震主。

而四镇将军也对各地知府有管辖权。

不过这个管辖权仅仅是兼有而已,人事任命权力还在京师吏部之中。他对地方上的所有命令,地方上可以先执行,有不妥之处,由内阁与枢密院打官司。

罗玉龙听了之后,比较了钱谦益给出体制。心中有所偏向了。

大明制度很多地方都很糟糕,最糟糕的就是兵制了。

前文所说过,兵部看上去是军事最高管理部门,但是兵部对各地军队似乎没有管辖权。或者所管辖权很模糊,那么是明朝自己人也不认为兵部尚书是天下兵马顶头上司。

在洪武体系之中,各地卫所的顶头上司是五军都督府。

但是随着卫所制的崩坏,五军都督府也变成了无军都督府。在五军都督府之中担任大都督的勋贵,也变成了闲职。而在钱谦益所制定枢密院章程之中,似乎枢密院就是兵部的别称了。

或者说,将几个大将挂上去,由文官具体执行。

不管是钱谦益的私心,还是整个文官体系的野心,他们都想将枢密院成为文官体系的一部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