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仁兄的包袱,你可以清点一下是不是少了什么东西。”徐羡说着就把布包袱递还给赵姓儒生。
赵姓儒生忙感激的打躬作揖,“多谢都头替赵某找回行囊,这厢谢过了。”而后他就解开包袱清点物品。
“财物到是没少,只是过所不见了,没有过所怕是连洛阳也回不去,还劳都头再费心找找。”
徐羡又从怀里取出一份过所递过去,“可是这个?”
“正是!多谢都头了,小可这就告辞了。”他说着就把包袱背在肩头转身要走。
“不急!”徐羡伸手拦住,“仁兄就只丢了过所吗?”
“呵呵不瞒都头,小可还丢了一本书,不过丢书不算丢。”
徐羡大笑,“我从前只听说过偷书不算偷,还是第一次听说丢书不算丢,该作何解?”
“小可丢了的是一本论语其中所书皆是圣人之言,得书者无论是自用还是卖予旁人,皆是一份教化之功,故而丢书不算丢。”
徐羡再次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双手捧到儒生面前,“刚才与先生开个玩笑,先生望不要见怪。”
此刻想必诸位应该知道这位赵姓儒生是谁了吧,没错就是赵匡胤的狗头军师,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宋初名相赵普。
原本只看过所徐羡还不能确定,直到见了那本快被翻烂的论语便知道不离十了。
“是我当谢都头手下留情!”
“我看得出来先生和那两位不是一路人,那二人滔滔不绝的盘算如何设计我,先生却在一旁笑而不语。”
“小可久居洛阳曾与那李御史有过一面之缘,此次来京求职未果,准备回返洛阳,不曾想在街上碰上李御史,便被他拉来吃酒。”
“先生且坐下说话!”徐羡请赵普落座,又叫小蚕上了一壶好茶,“先生高才竟也怀才不遇。”
“不敢称高才,小可不过是通些文墨读得懂半本论语,泯然众人而已。”赵普无奈的叹了口气,“小可听说永兴军节度使刘词正招贤纳士,准备前往一试。”
这才是赵普原本的人生轨迹,他先是做了刘词的从事,刘词过世前又向朝廷举荐他,柴荣南征之时赵普才成了赵匡胤的下属,不过现在被徐羡碰上了,事情自然要提前安排了。
“半本论语足以治天下,先生不必妄自菲薄。嗯,先生舍开封而就永兴军,在徐某看来是舍本逐末。先生若不嫌弃,我倒是可以为你推荐个职位。”
赵普连忙的起身作揖,“若能得都头举荐,赵某必尽心竭力辅佐晋王。”
“呃先生误会了,我人微言轻并无资格向晋王举荐人才。”
赵普眼中的失望一闪而过,随即又笑道“是小可贪心了,晋王身为储君,又做过节度手下定是人才济济,此时想要投效的更是如过江之鲫,又怎会有小可的立足之地。”
赵普说的没错,柴荣已是有完整的文武班底,哪个没有替柴荣立过功效过力,徐羡在其中也顶多排个中游,凭什么轮到赵普这个没有功劳又没有背景的人过来摘果子。
“先生不必失望,我说的那人亦是志向高远的人中翘楚,定叫先生才学有用武之地。”
赵普再次一揖,“全凭都头安排。”
“呵呵”徐羡用碗盖轻轻的敲打着茶碗,“我与先生不过一面之缘,之前还听那两人说了我那么多坏话,先生竟如此信得过我。”
赵普起身捋须笑道“赵某耳聪目明,自信能明辨是非。”
搭子还是原配的好,徐羡自是要把赵普举荐给赵匡胤,待赵匡胤下了衙,徐羡就将他请到长乐楼与赵普一起吃酒。
知道徐羡要把自己推荐给开封府的马直军使,赵普大为感激,虽然不能做储君的心腹,但是能做储君心腹的心腹,那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赵匡胤本就是个自来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