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的老人来了解一些相关信息。
三天不到,香港几乎所有报社的资料就摆在了他的案头。
办公室里座了四个人,一个离退休的主编,两个在职的小报记者,一个在职的中等销量报社编辑。
这是王轩请来的临时智囊团,再加上他身边的一个财务,律师朱立波,七个人开始对这一摞资料分析起来。
经营良好,日销量在五万份以上的有五家,这些放在一边,中等发行量,日销五万到一万份的放在一边,剩下的小报放在一边。
初步筛选掉那些经营良好的,再筛选掉那些主做色情的,赌博的,剩下的挑选一些公信力相对较高的。
最后,综合评定之后,王轩选择了三家发行量在一万左右的日报作为主要目标。
这三家都是做当地新闻,国际新闻,大陆新闻,时事政治,经济,影视,股票市场,黄金市场,房地产,赛马的。
都是每天香港市民最关心的东西,把这三家报社部买下来后在资源整合一下的话,搞出来一份日销量在两万份以上的中型报社不成问题。
目标选定之后便开始直接行动,第一波上门约谈的是律师朱立波,主要是给几个报社股东通个气,三家报社尽管处于亏损状态,但并未听说有出售之意。
果然试探结果让王轩十分生气。
两家一听是黑涩会,想都不想就直接拒绝了,另一家倒是开价了,只是明显拿王轩当凯子了。
意思就一个,黑涩会一群下三滥也想沾染报社这种文化阵地,简直是有辱斯文!
对这些自己作死的家伙,就需要上些手段了!
理论上来说,报社本身是不值钱的,员工也没什么价值,有价值的只是报纸的这个名字。
因为他代表的是每天一万人以上的曝光度,和名字本身代表的信誉!
按照王轩找的资产评估公司给出的数据,这三家报社价值区别不大,都在三百万左右,如果算上一些债务的话,价格可能更低。
在价格上王轩不但不会少给钱,还会溢价收购,这种话柄他是不想落下的。
自从朱立波第一次拜访之后便没在出现,也没打过一个电话,可每天24小时,报社门口都徘徊大量小混混,从记者到编辑到老板,24小时有人贴身紧逼。
不打你,不骂你,就是跟着你,看着你。
你吃饭他站边上看着,盯着你倒水,盯着你夹菜。
你上厕所他在门口蹲着,观察你带没带纸。
这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报警根本没用。
三天不到,就有员工受不了要辞职了。
有趣的是,老板同意了辞职,但是贴身紧逼的小弟不同意,必须上班,不上班家都被贴身紧逼。
报社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