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207 工艺进步(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匠佐坊,其中坊中负责人为在建筑一道小有建树的万良师傅。

受到李天养对于创新技术的大力激励,众多匠作坊的师傅们打破了以往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的情况,纷纷与别的同行交流,甚至跨行业交流。他们第一件集体作品,就给笨港和鸡笼港带来了革新一个行业的巨大变化。

他们提交出来的成品,是一个庞然大物,高达三四丈左右的高度,以及上千斤的重量,让这个巨无霸只是矗立在那,就有一种深深的强大感。呈倒“l”形的一根粗如水桶的臂杆往外伸出两丈左右,上面吊着几组滑轮组,用长绳相连。底座厚重而粗大,几个铁质齿轮紧紧咬合在一起,旁边伸出一根摇杆,摇转摇杆能够让伸出的臂杆左右移动。

如此介绍,恐怕许多后世之人都能猜出这东西就是一个吊装机。

有了这个东西的加入,笨港码头鸡笼港码头上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急速下降,不但缓解了两地本就稀缺的人力资源,而且还比人力搬运货物更加省力省时。

当然,这个吊装机的工艺相当复杂,伸出去的臂杆想要能够承受横向数千斤的重量,其中不但需要理论上数学物理知识的指导,还需要集合铁匠木匠还有弓箭制造师等等工匠师傅们的通力合作,利用他们的实际经验来实践,最终制造出了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出来。

其余还有利用水利的水车,水磨坊等等,更是对普通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因此为他们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益。

李天养不是一个吝啬的人,虽然像水车水磨坊这样的物事儿并非匠人们首创发明,但是李天养还是按照他们打造出来的成品数量,支付他们高额的工价。

就连水磨坊这样便民的设施,李天养也将收取到的低廉手续费一部分,分润给这些匠人师傅们。虽然总额不高,但是胜在细水长流,越是经历时间久了,所得的收益却是比一次性支付工钱来的划算得多。

种种举动,更是激起了诸多匠人师傅们的发明动力,便是不需要李天养催促,就有许多匠人师傅们抽出闲暇时间,自掏腰包搞起发明创造来,不时总有一个闪光的点子出来。

特别是在李天养汇集了笨港中的匠人师傅们,重新在丈尺寸分的基础上,再细分出一个毫出来。更加精细的长度单位,并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和规格进行严格的检测,改正了大多数匠人大差不差就好的坏毛病,为以后的规模生产打下了基础。

最后,还有一个独立于众多行业之外,又与这些行业紧密联系的机构,那就是笨港铸币局,以及与之配套的银钱兑换处。

如今李天养他们的团队势力范围笼罩之内,唯一被他们团队认可的货币,就收由他们自己发行的银元。至于在大明朝中流通广泛的银锭,散银和铜板,则需要在兑换处进行重新估值,兑换成银元使用。

老百姓们很乐意将手中的散碎银子和银锭兑换成笨港发行的银元,盖因大明银锭的来源广泛,其中掺假的银锭普遍存在于市场中,成色不足已是这个时代的通病了。

而笨港银元却是将银锭重新回炉再造,并再次提纯之后的产物,不但成色十足,而且银币的款式花纹漂亮而精致,每一枚银币之间的重量差距不超过半厘,正方便大家使用,值得大家信赖的保值信用币种。

就连鸡笼港中渐渐开始有了起色的对外贸易中,许多海贼商人也愿意将手中来源复杂的银钱,兑换成一条条油纸包裹好的,每条刚好二十枚的银元带回去收藏,或是在鸡笼港流通。

为此,笨港铸币局每天都是加班加点的生产银币,还请匠佐坊的师傅们,将货币铸造方法改进,转而使用更容易制作的泥范成批量制造货币。即便如此,也就仅能满足鸡笼港交易时的货币流出速度。

甚至,到最后,笨港还将只是具有货币属性,但是流通较少的金子也制作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