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君子兰(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都种君子兰,就算家里没田没地没条件的城镇居民,都会想办法在阳台上种几盆,因为都是钱啊!

八十年代的君子兰泡沫有多疯狂、有多赚钱,没有生在这个年代的人基本很难想象,最夸张的情景莫过于端着一盆君子兰走在红旗街(早期君子兰马路市场),不用走完整条街,买家给出的价格就能涨三次。

八四年长春几个主要君子兰市场分布在长春站附近,朝阳公园、老圈楼、光复路、永春路、红旗街、万宝街、清华路等地段,拿着钞票采购君子兰的人们在市场里比比皆是。当时买花目的只有一个,养君子兰能挣钱。

八五年一月,一位港商到长春凤冠联营花卉发展公司参观,看中了一盆名叫“凤冠君子兰”,提出用一辆豪华皇冠轿车交换,被总经理郭凤仪拒绝。

当时郭凤仪的原话是“那辆皇冠车市值约九万元,可皇冠每天都可以生产,我用钱就能买到,而凤冠是我多年精心培育的结果,况且没了它,公司还怎么拿凤冠命名?”

这还不算最火爆的,八五年还有另一宗交易长春王姓养花大户将一盆君子兰卖给了哈市客户,价格是十四万元,创造了八五年之前君子兰交易之最。

据长春君子兰产业办公室资料显示,按当时伦敦金融市场牌价,十四万元可买四十多两黄金,而八五年十月份的汇率:1美元=320元人民币。一株君子兰顶多不过二三十片叶子,价格赛过黄金,君子兰“绿色金条”的称号也因此得名。

关于君子兰泡沫的事情,李亚东在报纸上没少看,这种花边新闻总能吸引人的眼球。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倒不太担心许多福的问题,因为那家伙注定蹦不了太久,因为等到八五年中旬,君子兰泡沫就会破灭,到时他哭都来不及。

来到公司后,李亚东让蒋腾飞先招呼葛进明,而他自己却回家取了钱,这一万块他不打算走公司的账,一码归一码,不同的生意还是分开放比较好。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出了什么问题,也不至于牵扯到一帆贸易公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