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63章 修伏桥(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瓦桥关距离固安渡口足有百里,龙捷都指挥使袁彦得令后,急忙率领着龙捷左厢军一万人马,马不停蹄地朝固安渡口扑去。

固安渡口,将是大林主力渡过拒马河的主要渡口。

龙捷右厢都指挥使赵晁带着临时征集的数千百姓紧随其后。赵晁在高平之战时,因劝阻林荣而差点被杀,高平之战获胜以后,林荣知道赵晁也是一片忠心,怒气稍歇,便将赵晁放了出来。不过,赵晃还是因为此事被贬出禁军,在边镇郁郁不得志数年。这次重组禁军,赵晁自己也没有想到,陛下居然并没有忘记他,任命自己为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赵晁来到新禁军以后,整军训练十分卖力。他原本是禁军将领,这些事情做起来自然轻车熟路,龙捷右厢军很快也就象模象样了。

此时,一万军士和五千百姓混在一起,部队行进速度就如蜗牛一般,赵晁骑在马上,不停地呼来换去。

这些百姓是瓦桥关和益津关临时征调的,他们虽是汉人,却受到契丹人二十多年的统治,对大林军还很有成见,赵晁出发前,侯云策专门到军中交待了一番,严令对这些百姓动粗,所以赵晁尽管心中着急,口中也只是骂骂咧咧,终究没有动用鞭子。

走了三十多里地,不少百姓吵着要休息,这下可把赵晁惹怒了,他甩了一个响鞭,打得一个年轻力壮的懒汉如被踩了尾巴的狗一样,猛地跳将起来。

赵晁骂道“军士们是负重行军,犹自不歇,谁敢再坐在地下。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赵晁任边将之时,和西蜀人多有接触,因此,“老子”等词也用得极为顺溜。

众百姓见大林将发横,也就不敢再闹。

在清泰三年,也就是公元九三六年,石敬塘为天平节度使。石敬塘的部将刘知远劝其不从。石敬塘虚其兵不足以与李从珂对抗,参军桑维翰便提议借兵于契丹。

石敬塘借兵心切,竟然主动割让了幽云十六州。从九三六年到九五九年,幽云十六州已被契丹占据了二十三年,在征调的数千老百姓中,大部分都是三十岁以下之人,他们心中的朝廷向来都是契丹朝廷,此时突然出现的大林军和大林朝廷。让他们感到深深地恐惧,幸好大林军并不是十分粗暴,虽然不停地催促前进,虽有军官动手打人,但是和契丹军人相比已是好了许多。

当刘重进和赵晁两部在固安渡口汇合以后,立刻开始着手搭建浮桥,桥对岸不时有小股契丹骑兵出现,负责保护施工的刘重进根本不理会这些骑兵,只在南河岸布置了百名弩手。控制道口,强弩正是骑兵的天敌,这些骑兵试着接近架桥的渡口,被强弩一阵乱射,只得悻悻而退。

按照幽州守将萧思温的命令,拒马河北岸契丹军主力均已朝幽州集中,在拒马河北岸只留有少数骑兵,他们人数太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林军在拒马河南岸安营扎寨。

林荣是心细如发、事必躬亲之人,所以他在下诏毁佛以后,他才会亲自去劈佛象,才会亲自去规划大梁的城市扩展,此时,北伐大军挺进幽州,固安渡口是一个快捷通道,林荣等到龙捷都指挥使袁彦离开之后。心中总是牵挂此事。

五月三日,林荣带着侯云策诸人,去视察百里以外的固安渡口。

固安渡口距离瓦桥关有一百余里,就算是健马飞奔,也要花好几个时辰,侯云策从灵州回到大梁以后,长期跟随有林荣左右,深知林荣脾气,当林荣下定决心以后,他就停止劝阻,而是积极做好应对之策。

侯云策带上刘黑彀、柳江婕等十名弓箭手,备好战马,紧跟在身边,以防备路上遇到不测,毕竟拒马河南岸是新近占领的,很多情况还摸不准确。

林荣银盔白甲,带着五百精骑,精神抖擞地朝固安渡口奔去,奔了三个时辰,来到一条窄窄的小河边,众人下马休息。

按照一般常识,深入敌境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