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之计。独绝于外,或可得一时的便利,但势不能长久啊。”
这个道理,沈哲子当然也明白,否则就不会在吴兴太守的人选上,特意选择侨人出身的陈郡谢氏。结果是防得了第一剑,没防住第二剑,而且这第二剑比第一剑更加命中要害。
他来请示虞潭,其实也没有报多大希望,东扬州的成立,虞潭执掌护军府,谢裒出任吴兴太守,这几件事几乎集中在了一年时间内完成。如果在会稽内史的人选上再死据不让,那么不免有些咄咄逼人。
政治上本来就是你进我退,有来有往。如果所有好处都想占下来,那么别人还玩不玩?琅琊王氏为什么在王敦那里有了一次大崩盘?就是因为吃独食,不让别人玩。那就只能掀桌子了,打翻了重新布置起来,这样才能各家雨露均占。
必要时候,抓大放小,这也是沈哲子归都之前,与老爹商议好的一个策略。东扬州刺史这个位置是绝对不能放手的,至于别的,都有商量,而且已经做好了与台中兑子的准备。
但准备是一方面,可事情以这种方式来到面前,还是让沈哲子颇有措手不及之感。他将王导的名单摆出来,指着上面几个名字说道“太保所列几人,其实说起来,都不具备担任会稽内史的资格。”
这话倒也不是什么气话,像是殷融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地方任事的经历,在台中也向来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政绩,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老货。其他还有梅陶、邓绥、陈畛之类,有的是资历不具,有的就连沈哲子都没有听过。比较起来,殷融居然还算是一个比较靠谱的人选。
虞潭虽然知道王导有此计划,但具体的人选还不清楚,待见沈哲子拿出这个名单来,观摩半晌后才叹息道“太保处事圆柔,这是在以下驷而逐上选,留有余力,势在必得啊。”
沈哲子听到这话后也是默然,眼下他们进取已经足够,需要停下来消化一下战果。而豫州士人那里,一方面确是有些人心不齐,一方面庾怿还在筹划侨立郡县的大事,也没有精力在这件事情上争取。
所以眼下是一个争斗的空档时期,王导就像一个经验纯熟的老猎人,就静望着旁人争食,等到旁人都力疲的时候,他才选择出手,一击必中。只要是提议的人选没有太离谱,基本都能获得通过。
这几个人选,如果是在正常的时期,即便是王导大力支持,也很难争取到位置。可是现在已经没有了竞争者,自然就从容得多。假使他们到了会稽真的不合适,或是被吴人排挤,或是自身能力不足,已经撕开的口子,也可以顺势填进去一个更强力的人选。
很明显这几个人只是探子而已,已经占据的优势,王导是不打算吐出来的。而且假如会稽内史频频换人,那么沈充这个直接的上级也是需要承担一些责任和非议的。
虞潭本身便不长于政治上的斗争,沈哲子也没寄望能在他那里得到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彼此对坐感慨一番,沈哲子便又离开了。至于温峤那里根本不必去,他刚拿到宣城内史的位置,在会稽内史上也实在不好置喙。
虽然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对于这个局面也有预料,但关键是王八好当气难受。被如此明显摆了一道,这对沈哲子而言是不好接受的。尤其王导的这个名单里,居然还有殷融在里面,争取的机会还不小,那更是不能忍受啊!
虽然沈哲子也知道,王导犯不上用这点小事来恶心自己。他和殷融有口齿纠纷,只是一桩小事而已,如果连这种事都过问,那么这个太保未免也太闲了。至于把殷融列于其中,应该也是凑巧。
但如果是别的几个人,忍下来也就罢了,可是这个殷融刚刚让自己没面子,如果就这么忍下来了,以后在公府里谁还会给他脸!
憋了一晚上的大招,第二天晨会的时候,沈哲子精神奕奕来到了太保府。刚一行入厅内,便引来诸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