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根本未被持续不断的火车汽笛吵醒。
留守的数十万市民亦是接受火车不断的新常态,也完全听从国家安排,拼命生产消耗量巨大的弹药。基本上,上午生产的新炮弹,下午就能装上南下的军列,效率没的说。
天渐渐亮了,广大上白班的工人,要在八点前赶到各自工作单位,接替夜班同事的岗。
非常时期,依旧坚持生产的工厂普遍采取两班制,为了战争的胜利,工人坚决的奉献一切。作为交换,工厂工人的餐饮。
人是非常能适应恶劣的,只要保证不会被饿死渴死,莫斯科绝不会乱。
工厂会给每个工人免费三餐,虽然量不多。工资依旧照发,无业的家属还能拿到配给粮。本着尽量多吃的原则,相当多的工人天才蒙蒙亮就起床了,只为早点跑去工厂食堂,领取免费早餐,再投身于炮弹加工中。
沉睡的杨明志根本想不到,天亮后的莫斯科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战前,这座城市有着三四百万的人口,且人口还在高速增加。大规模疏散后,城内军民还有百万。
没给早晨,宽大的道路上都会出现早高峰,对于莫斯科,气候已是深秋,穿着淑巴大衣顶着前进帽的中年人到处都是。
另一群随处可见的人物则是带着头巾的大妈,她们着急得大清早外出就只有一个目的,即去国营商店看看,夜里的火车是否运来了些廉价商品。甭管运来什么,就是一些绣花针,发现就买到。
毕竟现在连“永恒的首都”都出现物资供应匮乏的状况,苏联只是对一些干系到军队战斗力的物资故意提高价码,相当多的生活用品还是老价格,前提当然是能够买到。
早在清晨六点半,拉林大尉和随从就提前来到克里姆林宫。
今日斯大林会继续他的日常办公,另有一些重要官员汇聚在二号楼。这位苏联领袖将在今日上午召见英雄狙击手娜塔莎,这一切已经和杨明志没有关系,亦和拉林大尉没有关系了。
夜里,大尉一直住在卢比扬卡办公大楼的休息室内,天蒙蒙亮的时候他领取了自己今日的全部任务。
任务有些繁杂,一切都是所谓“让别列科夫将军能顺利在莫斯科安家”。
趾高气昂的大尉来到大克里姆林宫,快步走近杨明志睡熟的房间。
他叫来那几位值班的女工作人员“夜里,将军都说了些什么?”
“没有。一切静悄悄的。前半夜倒是隐约听到了一些,那是汉语。即便是我,我听不明白。”
“能力还有待提高。”大尉没工夫和这几个内务部的下级人员絮叨,继续问“将军起床了吗?”
“没有。而且门也是反锁的。”
“好吧,你们把钥匙拿出来。”
几个女人马上明白了意思,为首的安娜担忧的说“这样不礼貌吧。”
“将军不会介意了,领袖下达了命令,将军必须以最快时间执行。今天,我不得不得罪他一下。”
反锁的房门被打开,大尉看到,宽大的软床上,别列科夫夫妇依旧在熟睡。
“看来你们是真的太累了。”想着想着,大尉也不禁打了个哈欠。
他不急着立刻叫醒将军,虽然说监听一位将军实在不仗义,那是上司的决定,大尉无从干涉。不过将军有意识的搞了点反监听的操作,只见最关键的一处窃听器接受部,它依然被压上许多衣服。
那绝对不是偶然行为,是将军有意为之。
本就理亏的大尉很识趣,内心里盘算了一下,假若将军问及此事,自己已经想好理由搪塞。
拉林大尉定了定神,用力敲打几下房门,嘴里说道“将军同志,已经早上。”
“将军同志!已经上午八点了,我们还有要事!”
他一连敲了三下,睡眼惺忪的杨明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