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降,雨夹雪的糟糕天气,除了给一直试图突破的德军带来困境,更是给予挣扎中的列宁格勒军民重大打击。
最北方的摩尔曼斯克下起了下半年的第一场雪,未来半年内风雪会持续,港口却永远不会被冻结。
港口的军民丝毫没有被突如其来的降雪影响,他们甚至神采奕奕,已迎接久违的客人。
军列在风雨中奋勇前进,距离下诺夫哥罗德越来越近,终于在早晨七点半,列车抵达城市的边缘。
啪!啪!
一阵清脆的敲门声,杨明志揉揉惺忪睡眼。
“将军同志,我是费留多夫。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即将抵达诺夫哥罗德站了。”
“哦,是嘛。”
杨明志坐起身,只见妻子还是侧卧着身子轻柔的吐息,她的睡相真是醉人。
窗外的世界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无视掉窗户上的雨水,以及透过缝隙渗进来的丝丝凉意,杨明志看见的是成片的麦田。
“真的和未来的中国有些像呢。俄国也到了麦收时节?这场雨来的真不凑巧,但愿麦子还没有完全成熟。”
杨明志看到的就是下诺夫哥罗德附近的那些大型集体农庄所拥有的大片庄稼地,大战之前的几年,苏联的农业发展的比较迅速,在没有足够化肥的当下,苏联的粮食产量已经逼近瓶颈。
在乌克兰,当地人可以种植冬小麦,收获后还能再种一季土豆。在温暖时期短暂的西伯利亚,就只好利用温暖的半年种一季春小麦。
“麦子,麦子。磨成面粉,可比土豆的能量密度高太多,大兵作战还是啃面包靠谱。”他一边嘀咕着,一边换好了衣服。咕咕叫的肚子催促他去吃点东西,想必还在睡懒觉的妻子也饿了。
得益于小火炉持续的供暖,户外的气温仅有五度,室内却有十五度,穿着厚厚呢子大衣的杨明志甚至觉得有些热。
和自己的部下一番寒暄,他领到了自己的早餐面包片、一只煎蛋、一小块煎牛肉,以及一碗燕麦牛奶。
此乃将军的早餐,其他人员就只能就这燕麦粥啃面包,甚至杨桃也不出意外。
高营养的当然要有限给妻子,直到看到自己舒服的咬着牛肉,杨明志才心满意足的啃了一口面包。
这一行径真是令列车长谢苗诺夫大吃一惊,仿佛将军就是在对故意怠慢而示威。
“啊!将军,您……对不起,我立刻通知厨房再给您准备一餐。”说罢,他转身就要走。
“什么?你先别走,我正好有些话要问你。”
“遵命。”
本来,列车长就是要亲自找到将军,向他说明今天的旅行安排,不曾想,将军先说话了。
杨明志指着窗外的景致“我对农业有一点点了解。您看,外面的那些东西,都是麦子吧?”
“是,您观察的真仔细。它们都是麦子。”
“嘿嘿,聪明的军人总是保持警惕。现在你告诉我,麦子何时收获?”
“这……一般都是本月结束,最迟也是在十月初收获完毕。”
“好啊!”杨明志若有所思的搬来凳子,拍拍列车长的肩膀,“早晨闲来无事,我们来聊聊。”
此刻的列车长憋着话,暂且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将军一开口,就提到了非常现实的战局。
“现在斯大林格勒战斗很胶着啊,整个南俄到处是战场。我们有数百万军队正在浴血奋战,等到本月底收完粮食,应该第一时间输送给南方军队?”
“当然!那是必要,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我负责的这摊列车,也得从事南下的物资运输工作。”
“到那个时候,恐怕的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粮食,都在向南俄战场汇集!这场战争已经演化成拼国力拼消耗,我们日子过得苦一些,前线战士就能以更好的状态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