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武器,以保证我们的战士们……”
“战士们怎么样?”杨明志问。
“少一些牺牲!但愿……但愿如此。可是……唉……”伊万诺夫一脸愁眉的给自己点上一根烟,又忧愁的说“我一直觉得,只有战士有着更优秀的武器,才没减少我们的伤亡。现实的悲惨的,军区输送到欧洲的一支支步兵师,几场战斗就不得不退下来休整。战士们伤亡太大了,如果……”
“是火箭炮吗?”
“当然!”伊万诺夫的眼睛泛着光,“将军同志,您是联盟的福星,我由衷的希望您继续不辞辛劳来挽救那些年轻人,希望您继续努力。”
如今西伯利亚军区已经是苏联的重大兵员地,大量的亚洲人加入军队,使得乌拉尔山东边开赴前线的部队,恍若亚洲军队。
部队的巨大伤亡能否用新式武器的大规模使用而止住?小胡子是这样认为,苏联的军队军官们也这么认为也是合情理。
纵使武器的优秀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唯一因素,人的因素也不是万能的。先进的武器装备优秀的战士,军队战斗力提升将非常巨大。
“我会的。说起来,我的计划从不是只造火箭炮,不知道您是否知道,我还准备造突击步枪。”
“什么?”
其实伊万诺夫的心思全在监督工人们生产火箭炮,他还亲自做些记录统计,以上交上级,为成立新的火箭炮工厂做些准备。
他今日的首次见到杨明志本人,完全不知这个年轻的将军还有那些大计划。
今天他又学到一个新名词“突击步枪”,似乎它也是一种新式武器,仅仅听着将军对其数据的描述,本就是军人的伊万诺夫以职业的敏感性,瞬间意识到它的优越性!
他马上询问“那么?您什么时候着手研发?”
“已经在做了。”
“啊?真的?”
“当然!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我的样枪即将做完,配属的特殊子弹也将制造一批。我今天见到您真是一件好事,这样当我进行射击实验,您就作为军方的见证人,如何?”
“好啊!”激动的伊万诺夫干脆站起身,“我将立刻写一份电报稿向上级汇报此事。将军,您确定几天之后样枪一定成功?”
“当然,我从不令他人失望。”
……
对于杨明志,夜里又认识了一个姓伊万诺夫的家伙。和这个人接洽,使得自己未来的工作又将省去许多麻烦。
毕竟自己在自家设计局搞东西,到现在暂时连配属工厂都没有。因为834厂和835厂还未建成,驻厂军代表也没有配属。那么这段时间新式武器研发完毕,就只有通过曲折的渠道向上级反映。
现在,有了这个伊万诺夫牵线搭桥,自己应该西伯利亚军区的司令员互打电话。
对了!这个军区的司令员是谁?应该是个名人吧?
杨明志对苏联的西伯利亚军区非常陌生,就像他对整个西伯利亚都很陌生。他只知道,这里的气候恶劣,冬季漫长而寒冷。如果保暖得当,居住倒是没什么大障碍。
就是这样的恶劣条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将对抗恶劣环境的劲头,用来对付侵略者。
当德军在夏至之日发起进攻,不久,西伯利亚军区立刻组建第24集团军,并参与到对莫斯科的增援。
大量新组建的步兵师完成训练,这些整编师已经排着队,前往斯大林格勒方向。
人们总是记得在战争第一线奋战的人们,却鲜有关心基层士兵的来源。
苏联1942年的西伯利亚军区是一个庞然大物,它东部方向与之接壤的就是远东军区,而它的南方,就是中国。
军区的管辖范围超过三百万平方公里,只是区域内有着大片的寒带原始森林,可能几十公里不见一个活人。超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