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第二天,陈白羽就收到了陈维聪寄过来的信。
云淡风轻的说了说他在京都的生活,不是报喜不报忧,而是所有的生活感悟。好像单纯的把陈白羽当垃圾桶,也可能以为陈白羽看不懂他发泄在字里行间的无奈。
又或者只是想找个‘朋友’聊聊天。
陈白羽想,他们应该也算是朋友吧。
陈维聪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好父亲,有着强大的利己主义。因为二婚生不出儿子,所以接回曾经放弃的儿子。
因为怕二婚老婆不高兴,所以假装对儿子冷漠,任由二婚妻子对儿子冷嘲热讽和各种挑刺找茬。
当然,陈维聪也不会是善茬。
不过是短短的几天时间,就把他家的那点事‘宣扬’得附近的人家人尽皆知。他成为了无耻老爸恶毒后妈手下讨生活的小可怜。
最重要的是,这些事还不是他‘宣扬’出去的,都是别人‘不小心的无意中’发现,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大家都知道了。
大家都说他爸无耻,害死了前妻,然后还虐待唯一的儿子。现在的人对儿子还很执着,觉得没有儿子就是‘十恶不赦’。
所以,陈维父亲成为了别人口中的人渣。
至于他的后妈,名声就更差了。
抢别人的丈夫,害死前妻,虐待继子等等。
陈维聪在信里写,‘觉得这样的自己挺陌生的。’
的确是挺陌生的,不过人也总是会被环境改变的。身处的环境不同,遇到的人不同,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改变。
相对于生活上的‘一地鸡毛’,对于京都的描写就要详细和真实多了。特别是对外国人的描写。
大家对外国人还有些好奇,也有些敬畏。
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外国人会‘哄’的好奇的看过去,然后让对方先上,然后再争先恐后的挤拥上去。
走在路上遇到外国人的时候,会偷偷的看,假装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好奇。
买东西的时候,会主动让对方先,即使对方客气,也要退的远远的。有好奇,也有害怕,敬畏。
不是崇媚洋外,而是单纯的向好心理。
就像这个时代的人以出国为荣。
能出国,不管是出去捡垃圾,还是出去当苦力,在别人眼里都是成功的榜样。很多年轻的女孩也千方百计的想要嫁出国。
在广东这个发展前沿的地方,女孩一般不会选择外嫁。
家长一般会觉得外省远了。
真的远吗?
那嫁到国外呢?
一点都不远。
这是很多当地人的心态,外省远了,外国却不远。
陈维聪应该是个很认真观察的人,看他的信就好像置身在京都的某个小胡同口看人生百态。
陈白羽很认真的给他回信,并告诉他四哥的地址,希望他和四哥能成为朋友。
男人的友谊和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
聊了得来,有共同的话题就是朋友。
回了信后,陈白羽开始认真写服装城的计划书。
考虑再三,陈白羽还是决定玩大的,建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商城,是缩小版的商业中心。
陈白羽打算在周末的时候去见张天浩的小弟,看看他家的地,做好规划。也不知道四哥能不能给她介绍一个建筑设计师。
过年的时候,陈白羽就和四哥提了建筑购物中心的事情,希望他能推荐一个收费低又靠谱的设计师。
陈白羽还埋怨四哥,“为什么学室内设计?为什么不学建筑设计呢?否则,肥水也不用流外人田了。”
四哥则答应她,商城的室内设计他免费做。
陈白羽才笑嘻嘻的夸赞他专业选得好,让四哥直呼‘小羽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