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他了吧。可偏偏就有人记得,连带着把元小秋的身份都牵出来了。
何词应有些难置信,元丰看着老实巴交的,怎么会是偷带罪官旧主出逃的奴才呢?而且这事情他觉着元丰做的不算错,罪官犯事祸及家眷是理所应当的,她们就算不曾犯过罪,但她们享受了家人剥削来的民脂民膏,就得和家人共患难,一起承担这罪责,可元小秋那时刚出生,并没有享受过家人带来的锦衣玉食,怎么就要赔上一辈子为家人的过错买单呢?又不是谋逆的大罪,犯得着连婴儿都不放过么?
他心里想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是不敢说的,他的父母也在为他说好话,说何词应年纪小被人蒙骗了,那祖孙俩是官府逃奴,尽管去抓就是了,就在田庄上,他们绝不包庇。
何词应有些焦急,问官差若抓住了他们要如何,官差说他们逃脱罪责要罪上加罪,念在元小秋当初没有自主意识,便不加重他的罪行,只还是给他烙上官奴印记,日后都难以洗清。原本这印记在他被判为官奴那一刻就得烙上,只因他那时年纪小,怕这么小的孩子受不了火烙之刑,官府法外开恩,让他满了十岁再烙,也是因为没有这个印记,才让他在外逃窜了多年,如今被抓回去了,立刻就得烙。
至于那挟官奴出逃的元丰,原本元家主子们入狱后,元家的下人就被发配到牙行了,要再行转卖,元丰自个儿就是偷跑出来的,再去偷了小主子偷跑,就更是罪上加罪,那官差说该怎么判还得看官老爷呢,总之不会轻。
何词应有些揪心,他觉得这祖孙俩怪可怜的,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非得抓着人家不放么?那大公主通敌叛国草菅人命,皇帝怎么不管?对待朝臣却实行连坐之责,要将人家一网打尽寸草不留。要他说,最该死的就是这些犯了事的皇亲国戚,大公主若是个普通世家闺秀,犯了这事儿不得株连家人?那么宫里的帝后就是最先要株连的!
金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