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比这一惊天发现,那名事后踪迹全无的毛贼完全被所有人忽略,受害者则成为最大被告。据查,当夜宅中有一名女主人和数名奴仆丫鬟,悉数被毛贼迷晕;按他们的交代和随后的查证,此间是一名大人物包养二奶的外宅,那间密室则是大人物独有钥匙的暗库,而那位大人物,正是都督府长史王修。而且,官差们后来还发现,铁箱所用的铜锁上赫然刻有琅琊王氏常用的“王”字标记,更将此事做实。

就此,一桩铁证确凿的谋逆大案惊现徐州,纵是琅琊王氏也遮掩不及,其最大嫌疑人王修当即无奈的自请革职待查,琅琊王氏也难脱关系。更糟糕的是,结合近日传遍大晋的“龟碑谶语”,琅琊王氏几乎被众口一词的臆断为谋逆之贼,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这等惊天大案,旋即经由官面的与民间的诸多渠道,以远超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达了洛阳,伴随而来的自然也有铺天盖地的流言。大街小巷,酒肆茶馆,一时间洛阳百姓们最流行的招呼不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懂了吗”。

“本同根,自相轧;亲不亲,家不家;王与马,共天下;龙气震,地神罚。”这段源自洛阳的谶语,本还是模模糊糊,可到徐州转了一圈,与“皇袍帝冕”事件两相印证,立刻摩擦出了绚烂的八卦火花。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几乎不用一天时间,评论家们便已剥茧抽丝,发掘出了谶语中该有和不该有的更多寓意。

其中,最公认最权威最经得起推敲的谶语解析版本如下。王氏外宅惊现皇袍帝冕,正是印证琅琊王氏预谋大权独揽,预谋与司马家共座天下,也即谶语中的“王与马,共天下”。

而所谓的“亲不亲,家不家”也有了新解,也即王氏身为晋室亲家却毫不顾及亲家之谊;王敦身为晋室驸马,王衍幼女嫁与愍怀太子,杠杠的晋室亲家,可昔年贾后陷害愍怀太子之时,琅琊王氏非但不曾援手大晋太子,反而急急让王氏女与愍怀太子合离。

甚至“本同根,自相轧”,路人皆知司马诸王的那点破事,现在也被加上了王氏在其中煽风点火的臆断。至于“龙气震,地神罚”,则成了一桩悬念,直令众多八卦党们茶饭不香,苦待后文。

可笑的是,当某群别有用心的路人甲们小心翼翼出言“点拨”龟碑与皇袍事件的时候,得到的往往是不屑的白眼与“哥早知道”的冷哼,因为,路人甲们精心炮制的言论早已成了人尽皆知的陈词滥调。而等这群路人甲们的大档头吴兰郁闷下令集体收队的时候,最公认、最权威的谶语解析版本已快风靡大晋了。

这一下,本为谶语所扰的王浚爽了,背锅侠王衍则哭了,干脆联合王敦王导等王氏俊彦集体请辞以表心迹。求官洛阳的诸多士人们则笑了,琅琊王氏因与东海王封地毗邻,素来交好,是东海王的嫡系势力,他们若在蛋糕将分之际,带着一干门生故吏轰然倒下,那该空出多少肥缺啊!

关东阵营立即全力调查起了这一流言,意欲揪出幕后黑手。然而,查着查着就没法查了,只因散布谣言的黑手越查越多,有幽州来的,有西北来的,有关西来的,有巴蜀口音的,同样也没少来自关东阵营内部的,简直就是万国联军,琅琊王氏就这么招人恨吗?倒是始作俑者,却因发现诸多接盘侠取代己方操控起了舆论,提前就溜号了。

自然,东海王司马越苦了,革命尚未成功,股肱焉能倒下,内部更不能乱!一方面,他按下王衍等人的辞呈留中不发,着力安抚琅琊王氏莫要胡思乱想,组织还是信任他们的;另一方面,他还得顶住层出不穷的耳边风,劝导阵营中的其他势力莫要听风是雨,蛋糕大家都有份嘛。只是,谁又知道在他的心中,是否会埋下什么别的种子?

其实,流言所以能杀人,不在流言本身,也不在传播流言的八卦党,而是在于流言给想杀人又有能力杀人的人了一个理由。大晋的那些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