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七章:大决战(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段时间“红旗军”连战连捷的消息通过大明邸报、“红旗日报”传遍山陕以及国各地。

“红旗军”发行的报纸“红旗日报”内容更加丰富户,不少军中的知识青年积极投稿,他们把亲身经历的战事写得活灵活现。

黄汉没想着靠卖报纸赚取利润,一份八版面的“红旗日报”只买十文钱,也就是一个铜板,不是聂耳《卖报歌》歌词中“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那么贵。

一份报纸十文钱仅仅够纸张和印刷、流通的成本而已,连稿费和人工都赚不回来,因此八版面报纸中夹杂了足有一个半版面的广告。

现在广告业务还没有赚到钱,都是为“红旗军”体系产品做宣传,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大明商贾就会见到“红旗日报”大卖,就会感觉到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带来的好处。

到了广告意识深入人心之时,“红旗日报”就不可能需要补贴才能够不停版。

不少酒楼茶肆的说书人多了一项内容,读报,读“红旗日报”,由于报纸内容丰富具备时代感,听众越来越多,报纸的发行量与日俱增。

徐妙茹在替夫君整理文件之时无意中发现了前两年黄汉根据记忆重新编写后写成的书稿《射雕英雄传》,小姑娘读后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为了能够适合大明的时代背景,黄汉更加突出了主角忠于国家、忠于名族,加大笔墨描写了异名族占领、殖民汉人花花世界给汉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

徐妙茹请示后得到黄汉允许后,在崇祯九年十一月底向“红旗日报”发稿连载长篇武侠小说,吸引了几万几十万的读者,使得一时间京师一报难求。

新小说的写作风格影响了一代人,太多仕子、举子、甚至于士大夫开始厌恶八股文的之乎者也和格式化,更加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叙事风格渐渐地开始蔚然成风。

酒楼茶肆的读报人不仅仅把连载的武侠小说讲出了评书标准,也把“红旗军”大捷的新闻讲得天花乱坠。

大明将领何其多也,太多人眼红“红旗军”一枝独秀,贺人龙、尤世威、尤世禄、吴自勉、侯世禄等等都得知清军出现了颓势,奴酋生死不知,此正是痛打落水狗之时。

封堵延绥镇边墙堵住清军他们也想啊!洪承畴下达命令后他们倒是积极布置,也为此组织了骑兵意图得些斩首功。

十二月初三,黄汉终于率领“红旗军”发起攻势,此时手中有骑兵三万,只不过有一万余是刚刚收编的明军,战斗力和纪律性堪忧。

“红旗军”打仗没有驱使友军做炮灰的习惯,排头兵、主攻部队都是强中选强。

因此发动攻击的人马还是“红旗军”嫡系人马。只不过由于需要布防缺了四个营步兵,十个卫所军千总,兵力总数少了两万余。

朔州城盘踞的清军加上已经超过四十万的裹挟汉民占地面积太过于庞大,黄汉没有狂妄自大到想着围而歼之。

毕竟这里的清军可以集结的骑兵不低于五万,应该还有两万余具备一些战斗力的旗丁和包衣。

“红旗军”如果采取四面围攻的战术,每个方向的人马都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单薄了一些。

多尔衮也不是泛泛之辈,他选择集中数万兵力突破一点,不仅仅围歼的大网会被撕破,“红旗军”还会产生不小的伤亡。

为了稳妥起见,也是为了避免损失太大,避免混战之时几十万汉民殃及池鱼,黄汉亲自率领四万余“红旗军”正兵、两万左右卫所军往朔州城平推。

多尔衮、多铎、瓦克达等等清军将领率领人马迎战,双方大军在朔州城南一个叫做十八里铺的地方遭遇。

平推的“红旗军”战术简单,一个硕大的军阵以每个时辰十里的速度匀速接近,一磅弗朗机炮车都完成了装填,一旦需要开火停下就能发射,速度不会慢于自生铳三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