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章:伤筋动骨(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太多秦人不肯离乡背井出海讨生活,他们自认为习惯了干燥的黄土高原,到了低矮潮湿的地方会生病,说不定这辈子都回不了家乡,埋不进祖坟。

看到有如此多的“红旗军”坚守潼关都觉得安无虞,因此滞留的秦人越来越多,加上军队总人数高达十八万。

前前后后疏散了二十万出头的战争难民前往“汉江省”或者赤峰卫做工、种田,总有不少人就是故土难离,说啥也不肯远走他乡。

超过十万秦人希望得到“红旗军”保护赖在潼关不肯走,何勇庆、黄惠武也不能用强制手段,他们只能选择就地屯田。

还好,种地这种活儿这个时代人十有都会干,挖矿更是有力气不怕苦就行,留在潼关的所有人都不抵制劳动,许多人积极性还很高。

家主的命令是永不放弃潼关,“红旗军”当然不折不扣执行命令,何勇庆、黄惠武等等将佐效仿关外且屯且守的模式,发动十万军民一边大修大建、一边种地。

很快就在以潼关为中心的东边四十里、西边三十里建立了壕堑防御体系,一共圈进来了十几万亩良田,安排了三万青壮年男女屯垦。

砖窑、水泥窑、烧酒作坊、煤矿、金矿等等也消化了几万劳动力,潼关南的山地得到了利用,养鸡、鸭、鹅、山羊。

潼关方圆百里内矿业资源很丰富,煤、铁、铅、铜、黄金储量很大,如果不是兵荒马乱,单单发展矿业就能够解决几十万壮劳力就业。

潼关西边的防线跟流寇建立的防线只相隔里不等,黄惠武还每天安排宣传队喊话劝降,效果不错,真有不少流寇夜里爬行三里来到“红旗军”防线请求投降。

这些人大部分不是陕西人,而是原明军,老家在河南、山东或者北直隶、湖广等地。

不管投降的流寇是不是探子,先安排他们屯垦一年观察他们的表现。

由于屯区紧靠黄河有利于灌溉,又由于大量种植高产、耐寒、耐旱的马铃薯,今年收获的粮食基本上能够满足十八万军民的需要,大大减轻了总部的负担。

左都督陕西总兵官孙应元的人马没有多出来反而少了一大半,那是因为几个月前陈皋、林大业带领本部人马回京了。

朝廷用度紧张,兵部得知潼关有“红旗军”协防立刻有了觉悟,不肯再承担一万八千人马的粮饷,并且调离一部分人马。

原本协防潼关的“红旗军”人马跟大明潼关守军人数相仿,而“红旗军”在不断接收、训练溃兵,明军却是不断抽调兵力。

此消彼长,如今孙应元只有七千兵额,实际上也仅仅能够保证五千人马。

而“红旗军”正兵、卫所军就高达两万,还有三天一练的乡勇一万五千,实力不容小觑。

这几个月,何勇庆、黄惠武得到了不少从山西转运来的军需和装备,其中有二百门一磅、三磅弗朗机炮,卫所军都得到了自生铳。

入冬以来何勇庆、黄惠武、孙应元都在时刻准备着流寇、清军来触碰防线,可是期待中的利用精心修筑的防御体系给予敌军大量杀伤成为了泡影,敌军根本没有进入潼关五十里内。

何勇庆、黄惠武得到了黄汉的指示,守稳潼关就是胜利,抓紧时间训练卫所军,争取再扩充出两个军事技能达标的乙种营。

令行禁止是将领的基本素质,何勇庆、黄惠武不管外面是否打得热闹,在潼关埋头发展。

福王密切注意流寇的动向,王府卫队探报到流寇开始渡河之时,早就为跑路做足了准备的福王立刻抛弃亭台楼阁交相辉映的王府南逃。

他为了安起见,还雇佣了四方快运的四轮马车五十架,雇佣了一百镖师护送。

洛阳城里早就人心惶惶,绝大多数有钱人都逃了,有官职在身的没法提前逃走,但是他们也都做好了随时弃城的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