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惠子的‘己非鱼,安之鱼之乐’,却不知庄子后面的反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的回答中规中矩,‘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矣。’
意思是‘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可以断定的。’
而接下来庄子的回答,无疑更高高一筹‘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意思是‘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跃出水面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暗中之意,他站的最高,自是看得最为清楚。
这一段故事,看似只是一种辩论各自的认知,其实是一种思维逻辑的分歧,说不是好与不好,各人各己,自是不同。
但其中所引发的深层次的含义,却引起了韩选的共鸣。
武道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也是处处危机需要小心谨慎。
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含义却有共通之处,就是不能心中只有一个思想,无法博览百家之学,如何得得窥天地妙机?
何谓「天人」?
宗,遂尊、崇也,师,表也。
意思是个人的境界已不是他人可以想象与理解,可作为某一条道上的非凡之辈。
以韩选的年纪和沉淀,难以短时间冲破这种阻碍,除非以某一门学说为主,以此为根基,磨炼多年,倒是有可能冲破这个桎梏。
只是,他心气颇高,不愿意拾人牙慧,想要自己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道路来。
然而,诸子百家能踏入天人的,那一个不是绝世之资,学究天人,呕心沥血多年才在古稀之日登临彼岸,成就诸子位果。
以韩选的目前的积累还是过于薄弱,越是研读百家学说,他便心情沉重了一份,明白自己还是过于狂妄了。
无论是道家李聃,还是鬼谷的王禅,乃至墨家的墨翟及儒家的孔仲尼,无一不是圣贤之辈,看透人间百态、沧海桑田。
韩选想要与之比较,实在贻笑大方,连他自己都自认不自量力。
故而,在把藏书阁内三分之二的书简读完后,他便再也不在想着自创一道,这种异想天开之时。
突然间,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东皇太一也是借助阴阳家便利,才得窥天人,我又何必自命不凡,钻牛角尖呢?”
确实如此,诸子之辈,任何一人的思想高度,皆不是他可以比较的,而且他也不是想要开宗立派,流传百世,何必自寻烦恼呢?
所以,他根本了自己的想法,准备寻纳一种学说作为自己的主张,有了主心骨之后,突破之机也更加简单有效一些了。
如之前所言,儒家之学,韩选弃之如敝屣,断然不会以此为根基。
而除此之外,剩下的莫过于墨家与道家了。
但是,在韩选看来,墨家学说主张比起儒家还是不切实际,即便真的描述的极好,但忽视了对人性的了解。
这也是墨家终究会失败的关键所在。
这个世界终究是利益构成了,光凭画大便充饥根本没有一点用处,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大饼’还是虚幻的,摸不着、看不见的,比起实实在在的好处,根本无法比较。
所以,儒学绝不可取。
而余下的道家,倒颇合他的心意,可是无奈,对于道家学说他只是浅显的知道一点点,根本没有深入了解,诸多着作经典在道家天人两宗手中。
天宗不用想了,光凭那一位北冥子大师在,他就不可能冒险潜入天宗,偷学道家经典。
而人宗的逍遥子倒是与他一路人,若是普通请求倒也罢了,这种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