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甄否认:“不大可能,看超人之前的做事风格,不是那种为吸引眼球蹭流量,无所不用其极的公司,再说了,他们肯定会考虑到舆论反噬的后果。”
卡拉尼克有点焦躁。
最近美国那边出了不少事。
uber鼓励自己的员工在竞争对手的平台上大规模下单,然后取消,干扰他们的正常运营,以及在美国自然灾害及罢工的时刻提高车辆的价格。
消息被爆出来后,引起舆论哗然。
为了处理这些麻烦,卡拉尼克是焦头烂额。
好不容易飞到中国,又赶上超人这档子事。
“jen,你觉得这次超人会有什么动作?”
柳甄捋了一下额前头发,开始组织语言。
她感觉自己有点心力憔悴。
虽然一直以中国区战略总裁的身份露面,出席各大论坛,代表优步(中国)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在无人愿意承担风险的时候出任实体公司的法人代表。
但实权一直在卡拉尼克手中。
由于对中国市场极端重视,卡拉尼克每天早上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中国区员工,并对投资方们承诺,他将亲自监管uber在中国的扩张,并给他自己一个“u”的头衔。
这种糟糕的管理方式,让柳甄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外界一直有传言,她不被卡拉尼克信任,在日常工作中很是被动。
三个大区的总经理直接对卡拉尼克负责,对她的指使阴奉阳违。
或许,当初接受卡拉尼克的橄榄枝就是一个错误。
柳甄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马上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开口说道,
“对于超人的这番表态,我们要重视,看看之前的表现,315推出“共享单车”,一举击溃了“快的联盟”的获胜信心,这次的动作,即使比不上之前,也不容小觑。”
卡拉尼克沉吟不语。
艾伦·彭插话,“我的意见是,不去理会,不做回应,安心做自己的工作就好。”
卡拉尼克想了想,问道,“jen,说一下最近的态势,”
柳甄张嘴就来:
“根据最新数据,超人在城市拓展、员工数量、日单量上,差不多是我们中国公司的10倍,而且,超人四处出击,主动投资了我们在美国和东南亚的另外几个竞争对手lyft、o、grab taxi……”
这些数据早已经印在脑海中,不用思考,脱口而出。
她甚至还有精力想起和卡拉尼克的第一次见面。
创业之前,她在硅谷做了近10年的交易律师,工作内容是帮创业公司融资。
卡拉尼克作为律所的客户,就是这样和她结识。
当时面对拉拢,柳甄问他,“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做得都不好,那你怎么样?“”
卡拉尼克回答,“我们就是要创造历史。”
这句话打动了她——别人干不成,她干成了,那才有意思。
每个人心中都有创造历史的情怀,如果打败超人,独霸中国市场,那这份相遇就有传奇的味道。
然而,现在她却有了隐隐的不安。
一方面是因为不被信任,做事束手束脚。
另一方面也是竞争太过激烈。
入职之前,她对网约车有过自己的判断,但是,从来没过会是这样。
天天打仗,天天做决策。
如同在大海里拼命地游泳。
茫茫大海,无边无际,但是,要不断地游,才能在水上活着。同时,还得有个大概的方向感,不能越游越远,要往岸边去。
听完柳甄的汇报,卡拉尼克沉吟道,“我要承认,我低估了中国市场的开发难度。”
听到领导开始自我批评,其他人都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