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伍子胥的悲剧及司马相如的爱情佳话等剧目系列。
这种母题嬗变的故事系列并不限于历史题材,在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等戏曲素材库中同样存在,从而形成了围绕史记、三国戏、志怪小说、唐传奇、水浒、西游、三言、二拍、聊斋、红楼等而产生的几大题材中心。
以中国期刊网所收论文为例,研究同一母题戏曲作品的成果涉及到了两汉故事,如姜伟《元杂剧之“两汉故事戏”略探》,霸王戏,如林怡《论“霸王戏”的嬗变》,相如文君戏。
如张文《相如文君戏考论》,昭君戏,如钟海波《从王昭君变文到王昭君话剧——论昭君母题叙事文学的发展》,三国戏,如顾宇倩《元杂剧中三国戏题材探源》,貂蝉戏。
如李祥林《三国戏中的貂蝉故事及其性别文化透视》、钟林斌《论“连环计”故事在戏曲小说中的演化》,隋唐故事,如彭知辉《论元杂剧中的隋唐故事》、马矴《论元杂剧中的尉迟戏》,苏轼戏。
如胡莲玉《苏轼、佛印故事在戏曲小说中的流传及演变》、邵敏《苏轼题材戏曲演变综论》,包公戏。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陈涛《包公戏研究》、黄秉泽《包公戏源流叙录之一》、仲媛《从元杂剧包公戏谈公案剧对公案文学的发展》、齐裕焜《论小说、戏曲中包公形象的演变》、朱万曙《明清两代包公戏略论》。
孙陆军《元代包公戏的产生及对后世的影响》、《元代包公戏综论》、李彩云《元代包公戏艺术成就研究》、杨家将戏。
如常毅《元明时期“杨家将”戏曲小说研究》,水浒戏,如李承锋、陈建平《元代水浒戏题材探源》,岳飞戏。
如李元峰《古代岳飞题材历史剧本事溯源》、伏涤修《岳飞题材戏曲流变考述》、林香娥《岳飞题材小说戏曲的历史演变》,钟馗戏。
如刘锡诚《钟馗传说的文人化趋向及现代流传》,董永遇仙传说,如纪永贵《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董永遇仙故事的产生于流变》,牛郎织女传说。
如田有余《从小说、戏曲看牛女传说在明代的演变》、周玉娴《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文学的传承与嬗变》,八仙戏。。
如王汉民《宋元八仙戏简论》、山下一夫《道情戏中韩湘子故事的发展与传播》、江敏《韩湘仙事演变及其在元明清戏曲小说中的拓展》,西游戏。
如伏涤修《西游取经故事的主旨演变与玄奘身世安排的嬗变》、陈霞《中国古代西游戏研究》,红拂戏。
如徐定宝《红拂形象的嬗变》、刘强《明清红拂戏研究》,李白戏,如鲍开恺《古典戏曲中的“太白醉写”故事演变初探》。
以上研究论文同时直接与戏曲故事的本事相关,对古典戏曲故事溯源极有助益。这种箭垛式的人事和母题现象是元明清戏曲故事在题材分类中的又一种标准。
由此可见,元明清戏曲所采用的故事大多都有来源于历史或现实生活等各种渠道的原型,很少出自戏曲作家本人的凭空创造。
综观戏曲发展史,元明清戏曲鲜明地体现了故事本事化的特征。
所谓本事化,是指戏曲作家所选择的故事人物,大多见于以往史书、笔记、诗话、小说或其他文学和曲艺作品,虽不能径直称为无一事无来处,但大体线索的确是有案可稽的。
周维培在《历史化-本事化-因袭性——古代戏曲题材综论之一》一文中指出,古代戏曲创作从题材角度而言具有取材的本事化和剧作的改编性的特点,剧作家笔下的优孟衣冠、腕底的粉墨春秋,往往是根据本事的踵事增华和创造性改编。
戏曲故事的这种本事化和改编性特点,一方面反映了这些故事题材具有激发作家创作灵感的戏剧因素和为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