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怕死。
对有些人来说,比死可怕的事情多了,比如穷,比如失去权势、失去地位等等。
唐宁已经知道了,郑芝龙向清军投降,是想保住自己的权势,并非贪生怕死。
现在,他唐宁已经影响到了郑芝龙的海上利益,那是郑芝龙的命根子,再任由他唐宁发展下去,他郑芝龙的海外贸易会继续被急剧压缩。
已经富可敌国的闽海王,怎能忍受自己的金山银山被别人挖走、搬空,然后变穷?
所以为了将他唐宁擒拿,郑芝龙以自己做饵,以跟着他一起来的那些人作饵,甚至拿南澳做饵,再借助这条地道,成功的达到了目的。
唐宁在地道中走了一段不短的距离,知道这条地道,是分两段挖掘的,其中大部分是提前就挖好的,不知道有多久了。
提前挖好的一段应该通到了总兵府内,只是没有挖通到地面的通道,所以宋云婉他们检查的时候,没有丝毫察觉。
另一部分直接通到那个房间的那一小段,是在会谈这阵子重新挖的。
郑芝龙会谈的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时间,等着这条地道挖通。
现在想来,确实是这样。
有几次,唐宁都准备要放弃会谈了,但郑芝龙又主动做了一些让步,让唐宁留了下来。
当时还给了唐宁一种错觉,觉得郑芝龙是不想与自己面开战,郑芝龙向清军投降的那件事情又影响了唐宁的判断。
所以,便成功的让郑芝龙拖延了时间。
但这一切的前提,首要条件便是这条地道能够挖通。
而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挖通从总兵府内到府外的通道,还要掩人耳目,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经过对地道内泥土气息的分析,再结合整件事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唐宁才猜测这条地道在他来之前就已经挖好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如果真是这样,莫非郑芝龙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在准备这一天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人就真的被小瞧了很多。
现在想明白这些,已经有些晚了。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一些历史事件虽然可以给他唐宁有效的参考,让他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秉性。
但是,也容易对他进行误导。
如果唐宁不知道郑芝龙一年多后会投降清军,他很可能不会亲赴这次会谈。
即便来了,防范措施也会严格不少。
虽然有些后悔,但唐宁并没有颓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良驹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再说了,唐宁还有底牌没有拿出,只要找到机会,他还是有不小机率翻盘的,这也是他敢冒险的依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