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八章 青州事毕(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二天一早,徐庶他们就前来拜见刘凯。

刘凯也早就等待着他们,很期待徐庶等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刘凯看底下众人的氛围不是很轻松,于是就打算开个玩笑缓解一下。

“各位,咱们这次可是收获不小啊,就是寡人的肚子可是有点被撑到了啊。

不知道各位想出了什么消食的办法。”

徐庶他们听见刘凯这么一比喻,原本的压力也就慢慢淡了下来。

陈宫笑了笑上前一步对刘凯说道。

“殿下,臣认为目前咱们实力发展太快,以前在东平国积累下来的底子怕是很难维持下去了。”

陈宫一说完,徐庶他们几个就都点头附和。

“是啊,殿下,臣等都觉得陈大人所言不错,咱们目前还是要先将青州的生产弄起来。

然后有了收入才能扩充实力。”

刘凯听他们说完,也很认同。

毕竟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各位,寡人也是这个意思,就是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让青州走出现在的困境。”

刘凯很清楚陈宫徐庶他们昨夜一定有了些许计划。

现在没有说出来只不过是怕他们的办法不能够让刘凯满意。

刘凯感觉还是得有个人出来领个头才行。

于是对着陈宫使了下颜色。

陈宫体会到刘凯的意思,然后张口道。

“殿下,臣觉得首先就是得降低青州以往的赋税,才能够稳定民心,乃至吸纳周围几州的百姓。”

陈宫说的不算什么特别的方法,但是却是要必须干的事情。

黄巾起义的爆发,主要原因就是百姓不堪苛重的赋税才造反。

人人都安居乐业,谁吃饱了没事做跟朝廷作对。

刘凯示意陈宫继续说下去。

“其次,在青州臣觉得不能重农轻商,要提高商人的地位还有生存空间。

在青州做生意的商人多了,才能带动青州的发展,一潭死水也能够活起来。”

其实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古代人不知道经济的重要性,但刘凯知道,必须得让青州的商人多起来。

这样百姓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就有了销路了。

刘凯为了表达支持商人的决心,对着下面的众人说道。

“公台,你可让卫兹将家族迁到剧县来,将青州以及东平国的贩盐渠道让卫兹打理。”

陈宫听到刘凯说的对策,大喜过望。

这可是对卫兹极大的信任才能这么干的。

刘凯看陈宫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于是开始环视徐庶田丰沮授崔琰他们几个。

刘凯本来以为徐庶会先说的,没想到崔琰却先站了出来。

“殿下,臣希望您能够在青州大办书院。”

刘凯突然来了兴趣。

要知道这个时代动荡不安,求学可是难事。

崔琰能让他兴办书院也是推动青州发展比较好的一条举措。

可是这个年头没点名望办书院谁来啊?

让孔融上?

“季珪,这兴办书院由谁来当院长,你可有什么好的人选?”

刘凯觉得崔琰怕是真的有准备,不然也不会提出来。

崔琰摸了摸胡须说。

“殿下,臣下的老师郑玄此刻就在北海,臣来剧县时就已经将他接入内城。”

刘凯可真不知道郑玄是什么人。

但是下面几个却都表示出了惊讶之色,特别是沮授直接就冲崔琰问道。

“崔大人,可真的是郑玄郑师?”

崔琰笑了笑说。

“诸位,老师他因为党锢之祸,所以一直在北海研究经学,我也是听孔大人所说才知道他老人家在北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