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年寿不过几十,想着五六十岁后退出太华,与师妹到处走走,享享晚年的福,让后辈子弟来管这么一大摊子,那是最正常的想法。
可如今,就是不突破化神期(金丹),他也有三百多年的好活,这想法,自然就会改变。
虽说岳不群并不迷恋权位,但太华教在自己手中发展得好好的,也就在没必要让别人来管不是!
现在,岳不群对林易华的要求,已经从一个有担当有魄力的门派首脑,转变为一个能处理繁杂庶务,能完全贯彻他想法的事务处理高手。
而林易华这些年,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岳不群记在心里,在了解了所有事务之后,自会给以相应的赏赐。
林易华之后,张易恩进来汇报。
“掌教,如今太华正式弟子三千三百八十六人,杂役一万八千余人。”
“晋入化气期的正式弟子,共计八百零七人,其他均在炼精六品以上,晋入炼精一品的,数量已在千人以上。”
“其中太清宫所属,正式弟子两千零四十二人,杂役六千余人。”
“太华殿所属,正式弟子一千三百四十四人,杂役一万两千余人。”
“自朝阳峰以下,三十六峰齐备,各峰人数多寡不一,但均能镇守一方,护住周遭千里之地。”
……
赵不争向岳不群简要述说了太华教功法传授和新增的情况。
薛易乐汇报了太华教的戒律颁布和执行情况。
杨易健汇报了剑气冲霄堂的人员构成,训练,任务执行情况。
……
两天时间,太清宫和太华殿的二级阁院负责人,都在致虚观走了一趟,把自己所负责的事务向掌教概述了一遍。
岳不群也放下了心来。
他不是担心太华教内部有什么野心份子,篡夺权位什么的,他是怕太华教没有他的监督,走上弯路邪路。
但现在看来,他制定的大略方针,还在指导太华教前进。
众人做出些新的举措,也在拾遗补缺,使太华教上下的管理更加完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在一步步提高,整个教派的实力,也在稳步强大。
岳不群把这些弟子做过的事记在心里,后面再与太清宫的评议、太华殿的考评相对应,基本就能确定他们的功绩等级,可以按贡献发下奖赏。
岳不群在致虚观忙碌,太华教三千多正式弟子不断汇聚,在太华山外的太华学宫报到。
张易恩给每个正式弟子都编了号,发下一个小号牌。
林易华则组织人手,编制了三千三百八十六个蒲团,并写上对应的弟子编号,摆在太华峰脚下的林荫道上,上山的路上,山顶上。
当夜,所有太华教的杂役都离开了太华山五峰之间,三千多正式弟子静悄悄进了太华峰脚下,按着自己的编号,盘腿坐好,静待天明。
刚进门的弟子,在林荫大道中;资深弟子则靠近山脚;各峰各阁的主事、执事,排到了上山路上;各阁阁主各峰峰正,分布在太清宫周围。
林易华张易恩等人,则在致虚观周围里有个位置。
风清扬带着一众不字辈坐在山顶上。
东方既白,六千多双眼睛看向太华峰顶。
眼里都露出热切之色!
掌教早已晋入练气之境,如今闭关四年,所悟之道,必定非同小可。
否则,也不会大张旗鼓,让一众正式弟子,放下手头事务,全部赶回太华。
这是莫大的机缘!
能成为太华教正式弟子的,没有一个是笨蛋,这样的基本道理,都是明白的。
大日跳出云海,其道大光。
岳不群的身形出现在太华峰的上方,盘坐在虚空之中。
“道,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