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言吟得一首好诗,以‘技惊四座’来形容,丝毫不夸张。
从诗词角度来说,只不过是一首中规中矩的诗,算不得惊艳绝伦之作。
然而这首侍,出现在了特殊的时间与地点,不出苏言所料,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这也是一种‘技’,照搬照抄的学问不亚于原创。
由于运用得当,这首诗不但体现了苏言的才学修养,更是体现了他语无伦比的远见卓识。
作为首先捅破那层窗户纸的人,将来摄政王登上皇位时,说不得这从龙之功,就有苏言的一份。
这也是肖梦瑶打心底里佩服苏言的地方。
虽然有些冒险,然而与将来的收益比起来,这点风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
以极少的付出,获取丰厚的利润。
一首诗,让肖梦瑶看到了许多,不由地在心里对苏言更为重视起来。
她终于知道父亲为何对他另眼相看。
眼前这个苏言,将来确实有可能成为盐帮心腹大患。
肖梦瑶脑子里思绪不断时,许多的宾客同样反应过来。
摄政王的沉默,就是一种默认的表态。
如此看来,楚国小皇帝的日子快到头了,楚国即将改朝换代。
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大势所趋,然而,却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表态效忠。
那个苏言,只不过是用了一首诗,便拔得头筹,从龙之功独占一份。
怎叫宾客们不羡慕嫉妒恨?
许多事情往往就是如此,一但有人开了个头,其它人就会蜂拥而上。
虽说效果比第一个开头的差了些,跟在后面,总还能喝些汤。
因此,有些急智之人,稍微把事先准备的诗词改了改,同样加入了‘旧貌换新颜’的隐喻献了上去。
负责筛选诗词的翰林大学士们,自然是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有些诗词普普通通,然而其寓意方向正确,往往能轻易通过大学士们的筛选,在宴会上传唱开来。
这就是苏言希望看到的引导效果,一但有人跟上,出了问题,法不责众,没有问题,功劳他最大。
此刻,风险已经最小化,苏言一颗悬着的心,这才稍微淡定下来。
虽说苏言心里早已反复衡量过,他如此做的风险,却也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多少还有些放手一搏的意味。
毕竟,掌权者的心思最是难猜。
大概掌握摄政王的心思后,宾客们开始换着花样阿谀奉承。
诗词已然被苏言独占鳌头,因此有人另辟蹊径,献上了对联。
作为传统习俗,新春佳节,自然是少不了对联的。
对联比起诗词来,有一个优势。
诗词讲究的是意境与委婉的隐喻。
而对联,更多的是直言不讳的直白表达。
“秋高气爽今朝传古韵,斗转星移旧貌换新颜。”
像是这副对联,就博得了宾客们的满堂彩。
对联本身算不得出彩,出彩的地方在于直白地表达,对于摄政王‘旧貌换新颜’的支持与肯定。
这些人的阿谀奉承并不能完全代表楚国的民心民意,却是摄政王希望看到的,一个正确的言论导向。
摄政王很明白,悠悠之口不亚于洪水猛兽,只可疏,不可堵。
说到了对联,自然是少不了对对联。
这也是新春佳节必不可少的文娱活动之一。
此刻,宾客们就玩起了对对联,纷纷拿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难对,奇对,绝对,让侍女传递给翰林大学士们筛选。
如果几位大学士觉得哪一个对子有些难度,或者就连他们,一时也难以给出下联,便会交由传唱人广而告之众宾客,让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