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既定战略不能变(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多。”

曹孝才这些年一直在跟钱打交道,对各种经济数据非常敏感,立即皱眉——皇帝这话有问题。

漕运起步阶段并不是要用的钱不多,恰恰相反,疏通运河、打造漕船、招募船工等等,要花的钱多了去。

而且,以大同的扩张速度,漕运的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迟早要超过朝廷可以承受的力度。

“陛下,这账是不是算错了?”

曹孝才一张嘴,徐泽就知道他要说什么,笑道

“你们不要把眼光局限在漕粮上,时限要求不高的民间邮寄、物流等业务也可以和漕运捆绑,再加上运河使用管理费,朝廷未必就不能通过漕运赚钱。而且,官办漕运稳定运营之后,也要参照民营自负盈亏。”

皇帝的嘴中经常蹦出新词,“物流”一词便是,陈规和曹孝才之前都没有听说过,但从字面意思,也猜出了个大概。

按照皇帝的意思,所谓的“官办漕运”,已经和赵宋的漕运衙门是两码事了。

官府只是控股,并不下场亲自操办。

早在大同建国以前,同舟社旗下的部分产业就已经采取类似的运营模式了。

二人都是聪明人,很快就懂了皇帝的意思,略略盘算一番,都觉得这事可以办。

陈规随即又想到一事,赶紧提了出来。

“若都自负盈亏,海运怕是更难发展起来了。”

做生意就会有风险,经营者其实不怕风险,怕的是只是风险大于收益。

只要收益能大于风险,就算风险再高,也会有人投身其中。

海上风大浪高,运载量又大得多,万一遭遇风浪翻船,其损失就会远远超过河运。

而漕运一途,目前海运的收益比起河运来确实要高一些,但也高不了太多。

全部自负盈亏的话,就连官漕都承受不起这种亏损,更别说民漕了。

这个问题徐泽当然也有考虑。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倾向性的,陆海同步发展是大同王朝的既定战略,其人坚持河、海漕运同办,就是为了支持海运发展,自不能让客观存在的风险影响事业发展。

“这事也不难,我有意让同舟银行牵头,成立一个‘保险社’。”

“保险社?”

“对,保险社不仅针对是漕运,官、民营皆可参与,先约定相关条件和赔率……”

皇帝的话,为陈规和曹孝才又打开了一扇窗户。

二人心里有了谱,又就改革漕运模式的相关细节与皇帝交换了意见,方才告退,回去继续研究漕运改革模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