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 !
所谓的谈判,到此也就告一段落。
诸葛瑾和诸葛亮这兄弟两人,一前一后从船舱出来。
诸葛瑾能够做到车骑将军长史,绝不是单纯的敦厚君子。在他看似过于温和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个聪明人的头脑。这一点,诸葛亮也很清楚。
所以两人其实都明白,此时孙刘两家的战斗已经不重要了,而孙氏乃至淮泗人的团体,与江东世族的斗争才刚开始。
毕竟孙刘两家再怎么样,都是姻亲。吴侯明白,哪怕孙氏倾覆于刘氏之手,以自家妹夫的为人,总会留那么一点情份在。而孙讨逆渡江后对江东世族的酷烈杀伐,难保不被江东人回报在吴侯身上。
所以汉中王才敢于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
吴侯当然表面上会反对,会咆哮,乃至威胁战斗到底,但局势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他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地盘,而是潘璋、徐盛两人和他们所部的两万精兵,当然,如果能加上五校的残部和吕子明、凌公绩的部属就更好了。
有了这些堪称嫡系的兵力,吴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才有稳固地位的底气,才有继续纠合江东世族的可能。
归根到底,刀尖比在脖颈,总比立刻就死要强。
何况到这时候,比吴侯更有决定权的,是站在吴侯身后的江东世族;而江东世族如何答复,取决于他们与北方曹氏的沟通结果。
诸葛瑾来时,已确知江东世族与曹氏有私下的联系,而且很可能在不久之后通过极具声势的政治行动,表明他们亲附曹公的姿态。这个行动本身,就代表曹氏暂时还没有做好越过大江,与刘氏争雄吴会的能力,只要江东在政治上俯首,就能继续如今的独立状态。
这就是诸葛瑾的信心所在。
汉中王并不了解曹公的意图。若江东真的彻底与曹公合流,交出江东水军,而引大批曹军南下,这立即就会成为荆州的一场噩梦。汉中王如果不愿见噩梦成真,对吴侯的逼迫只能适可而止。否则吴侯拼得鱼死网破,汉中王在大局上捞不着半点好处。
但诸葛瑾没有想到,汉中王也有汉中王的为难。
吴侯依托孙氏亲族和淮泗人,想控御江东世族,还如履薄冰,步步惊心。汉中王的元从数量如此稀少,一旦其地盘扩充数倍,麾下诸将各自统领数万大军,具备强大的实力,当然也就会有自家的小心思。
诸葛亮的话语中,固然有夸大其辞以做威慑的地方,但诸葛瑾以江东这边的常理推论:如果代表军方实力过半的益州诸将决心要争夺功勋,以与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雷远取得平衡,这是滔滔之势,汉中王想来很难阻止!
那可怎么办?
那些武人才不会考虑什么大局,他们要的就是杀戮眼前之敌!而汉中王的眼前之敌,还有比吴侯更容易对付的吗?
面对着一群渴望为自家攫取功勋、利益的武人,有什么大局好讲?要么主动向汉中王交出足够的利益,让汉中王自己去想办法分配;要么,这些武人就要来江东,自己下手来抢!
若使益州人杀到,即使最终能将他们击退,江东还是原来的江东吗?
想到这里,诸葛瑾心乱如麻,几度恍然走神。
他忧心忡忡地跟着诸葛亮从舱里出来,忧心忡忡地往靠拢过来的江东船只举步,甚至忘了向自己的弟弟客套几句。
直到他在侍从的搀扶下踏过两舟之间平铺的木板,诸葛瑾才猛然惊醒。
他连声道:“等一等!莫要开船!”
船夫慌忙止楫。
诸葛瑾往自家怀里掏了掏,拿出个拳头大小,黄泥封口的陶罐。
“孔明!”他嚷道。
诸葛亮微微躬身:“兄长还有什么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