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皇帝的心思(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的事情!

先生们的束脩很贵,因为他们都要靠着这些东西养家糊口,而且还要过的比一般人家要富足一些;笔墨纸砚也很贵,或许低劣的毛笔、砚台和墨水不算什么值钱东西,但是白纸却从来不是什么普通用品,在普通小富人家完全可以归入奢侈品的行列。

毕竟所有的一切都是手工的,而且生产率低的吓人,这一点还要看看未来手工纸张的价格就知道了。

而且……

这些投入还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至少十年!

十年寒窗的说法,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在贞观年间供养一个学生,基本就像是在2020年供养一个大学生,只不过普通人的年均收入是一万人民币,而这个学生的年正常消费是一万美元……

用树枝和沙地练字,遇到一个愿意减免学费的好老师,这都是极少数人才能碰到的好事儿。因为夫子们很多要靠教书吃饭,或者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光靠树枝沙子之类的东西,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练就一笔好字。

硬笔和软笔,本来就是两个概念。

偏偏在这个时代,人们对字的要求又高的要命,甚至还有字如其人,用一个人写字水平的高低代表人品的神论!所以你要是写的字不够好,就算再有才恐怕都难入那些大佬们的眼,和凭长相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和才能,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咳咳,扯的太远了。

总之看了十一郎的这番话之后,李世民确实是有些心动。

士子读书最大的成本之一,无疑就是买书的费用。

纸张的价格本来就非常高昂,而制作雕版的投入更是天价,所以对很多读书人来说,抄书才是他们获得知识的正常手段。而且即便如此,找人借书难,自己买纸买笔买墨也不少花钱,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当的不划算。

有成书的话,自然是极好的。

“如果十一郎真的能做到十个钱一本的话,那可就真是天下士子之福了。”

想着想着,皇帝的心中一动,转眼又看向了自己已经看了好几遍的那封信:“如此的话,何不让他加大海水晒盐?既然他说朕小瞧了这海水晒盐,那就干脆让他先试一试,然后用晒盐得来的钱去印书好了……”

a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