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一章:狼心狗肺(5 / 6)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北道的土壤气候等情况,指导当地的百姓,如何种植,如何搭配。

相信最多两年的时间,整个倭国事先自给自足,绝对不成问题。

还有养殖业方面的专家。

他们可以帮助海北道的百姓,建立养鸡场养鸭场和养猪场,教给他们如何科学的养殖。

这样的人才,每个月的月薪,也达到十二贯钱。

就连那些财会人才,每个月的月薪,都达到十贯钱。

额,对了,现在大唐已经推出银子了。

作为银子的开采地,海北道当然同样推出了银本位制度。

现在的月薪,同意换成了银子,是十两银子。

还有哪些规划性的人才,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再然后,李愔出面调节,调集来修建发电站的技术性人才。

开始在倭国组建发电站,组建信号塔。

相信用不了多久,海北道电视台,就能正式成立。

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海北道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哪些幸存下来的倭国百姓,现在的生活,是以前他们做梦都不曾想到过的。

如果他们早知道,成为大唐子民,居然如此幸福的话,只怕他们早就哭着喊着,要成为大唐的子民了。

不过很快的,他们就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不满足起来。

因为,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些唐人。

额,现在大家都是唐人,这些,是内陆的唐人而已。

他们不用做工,只需要帮他们记功,计算他们的工钱。

就这么简单的工作,他们每个人每天的薪酬,就有二百一十文钱。

足足是他们的七倍。

而他们一来到,就能分配到一套房子,只要做满十年工,这套房子,就永远是他们的了。

这样的待遇,让他们十分艳羡。

同样是唐人,只不过他们是本地的,而那些唐人,来自内陆罢了。

难道做人的差距,就那么大吗?

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

有些大胆的本地人,拐弯抹角地询问这件事情。

他们得到的答复是,只要他们能写能算,不出差错的话,他们的工钱,也能达到这么多。

但是问题是,他们根本就不会啊!

而就在此时,他们之中,一些汉语和算术补习班开始流行。

这些补习班,充分考虑到这些工人白天要上班得情况。

补习班,都是在晚上才开的。

每天也不贵,只需要缴纳十文钱就可以进去学习。

额,其实十文钱的价格,也算不上便宜了。

毕竟,哪些干建筑的工人,一天的工钱,也才十文钱而已。

但是就算如此,每天去参加培训班学习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毕竟,只要能够学成,他们就可以做不出力,只需要写写算算的活计。

并且,这个活计的工钱,足足是他们现在工钱的七倍。

在海北道,很快就刮起了一股汉语风。

……

最近银城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城主桂山,每日都忙的不可开交,但是他却是觉得特别的充实。

每日看到自己管辖的地区,都在发生着变化。

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生活一点点变好,桂山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这种感觉,可是他以前,从来都不曾体验过的。

原来,当官不仅仅是责任和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还能有这种无比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不过,最近桂山也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