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刊上面,但是不要署苏毅的名字了,因为苏毅的名声已经够大了,在署上苏毅的名声,容易造成苏毅骄傲自满的情绪,对苏毅反而不一定是什么好事,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圣人的赞同。
但是海圣却坚决反对这种说法。
海圣觉得,苏毅少年老成,而且经历了诗词文章多次登上圣刊的荣誉,应该能够正确的处理这种事情,而这些内容,太过于重要,登上圣刊,对于苏毅的名声是一次巨大的提升,可以帮助苏毅养名养望,提升文气文位,好处无穷,但若是就此剥夺了苏毅的名字,这对于苏毅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海圣的这种说法,自然也有一些圣人支持,双方据理力争,最终,文圣说道,“就署上苏毅的名字吧,否则的话,岂不是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这件事情就此拍板决定。
当然了,这些消息不为外人所知。
这几天时间,苏毅除了温习功课之外,就是准备十月五号的文会。
这场文会是许多人都期待召开的,大家希望在乡试之前,得到苏毅的指点。
有句话不是叫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吗?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次的文会不对外开放,只针对问道社的成员。
由于这段时间问道社人数激增,差不多已经有二百人左右了。
这些学员,来自于会稽城各州府。
其实想要加入问道社的学员远比二百人多,但苏毅觉得。
问道社应该设置门槛。
不是想要加入问道社就能够加入问道社的,需要对这些报名的读书人,进行审核。
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品行,学识。
尤其是品行方面,更是重中之重。
这个世界上,不缺少那种学识极高,但品行不端之人。
这种人,苏毅敬而远之。
人生在世,品行第一。
这是苏毅的原则。
也是他定下的规矩。
十月五号这天,问道社的成员,齐聚问道社。
苏毅来这里的时候,外面被围的水泄不通,许多人都是其他学社的成员,或者没有学社的读书人,听说问道社要举办文会,便前来旁听。
其实文会旁听这种事情,也算是不成文的规矩,没有哪个规定说不能旁听,当然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问道社第一次文会的时候,就有不少不是问道社的读书人前来旁听。
苏毅未曾阻止。
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是乡试之前的文会,苏毅要讲解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苏毅看来,对于乡试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苏毅自然希望问道社的成员,能够在乡试的时候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若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到时候问道社必然名声大噪。
可以招收更多的,更为优质的成员,对于苏毅这位社长而言,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帮助也是不言而喻的。
要不然,苏毅何必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甚至财力成立问道社呢?
而苏毅不是圣人,平时的文会让外面的人参加倒也无所谓,但乡试之前的这次文会,断然不会让外面的人旁听的。
那不是给问道社的这些成员,增加了很多对手吗?
文会上,苏毅是从案例入手,开始讲解他的心得经验,比如综合卷,经常出现的一些题目,这些题目应该怎么分析,怎么解答等等,苏毅一一讲解给大家。
再比如诗赋卷,应该赋予诗词什么样的感情,应该用什么样的计较来写各种不同的诗词。
经义卷方面,又该如何切入主题等等。
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讲清楚,一个月也讲不清楚,所以苏毅只讲解了他认为最重要的一些内容。
内容看似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