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致了解了一番后,朱慈烺告诉史志东“以后专注发展活字版,这样效率会更好一些。”
史志东心中郁闷不已,效率更快?殿下您逗我呢?我这都现成的雕版,想要印什么咔的一下就印好了,用活字版还得慢慢排序,怎么效率就更好了呢?
史志东自然不敢当面反驳皇太子,只是恭敬的问“敢问殿下需要印刷何种经文?”
朱慈烺笑吟吟道“本宫不需要经文,印的是报纸!”
史志东顿时头大了一圈,不解道“敢问殿下,报纸为何物?”
“报纸就是加强版的邸报。”朱慈烺只能这么解释。
提到邸报,史志东这回明白了,都是体制内的人,自然知道邸报为何物。
邸报又叫邸抄,还有“朝报”“条报”“杂报”等小名,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有人认为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创建的《每日纪闻》,凯撒创办的这玩意其实是一种传递紧急军情的官报,但是这种报纸的寿命不长,不久就停办了。
就办报年代而言,我国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
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史志东疑惑道“殿下,邸报是手抄的,并非印刷之物”
朱慈烺觉得这人还不错,不是个混吃等死的饭桶,于是耐心解释道“本宫办的报纸,面向的群体并不是官署,而是民众,所以需要大规模的印刷,这回你明白用活版印刷效率更好了吧?”
如果史志东不理解,朱慈烺将不会再鸟他一句。
听到这里,史志东这才恍然大悟,道“殿下聪慧,卑职理解了,卑职曾经也计算过,若是大规模的印刷这种不固定的文本,活版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且印刷的量越大,成本就越便宜。”
“觉悟挺高,是个做事的人!”朱慈烺心中暗暗点头。
顿了一顿,史志东像是想起什么,又道“殿下,这大量的印刷,印墨的费用将会大大增加,每年户部给汉经厂的拨款却是极少”
朱慈烺一笑,道“这经费之事自然不用你考虑,本宫会按时拨下经费,本宫也有其他任务委任与你。”
听皇太子将要派下差事,史志东心中大喜,忙道“愿为殿下效力!”
朱慈烺意味深长道“本宫听说你文笔不错,做个六品典簿有些屈才了,本宫打算让你做个主编,如果做的好,本宫亲自点你进翰林院。”
“进翰林院?”史志东张了张嘴,内心狂跳不已,被“点翰林”进入翰林院那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在各朝各代,无论政治地位高低,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能让所有的文人趋之若鹜。
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在大明,内阁大臣必须是翰林出生。
史志东狂喜了一阵后立马回过神来,有些迟疑道“殿下,卑职听说想入翰林院必须是进士出生”
朱慈烺有些惊讶地看着这位六品小典簿,他居然没被自己忽悠住,看来定性很强嘛!
朱慈烺笑道“你且放心,我朝的翰林是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本宫将你点入翰林充当东宫侍读并不算逾规。”
听到皇太子亲口许下,史志东欣喜若狂,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