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坏的事情他们已经很少做了,因为当自己想象不出来别人到底在做什么的时候,只能证明他们自己太笨,与其他人无关。
就算是愤恨,也不会背后中伤,因为没有太大的作用。
“大明北洲,现在就是一块白纸,白纸是什么,你们应该清楚吧。”
兵部尚书齐泰说了一句话,然后看着他们,这群人要是自己说道这个份上了,还是没有反应过来的话,那就有些打脸了。
他所知道的至于具体怎么操作,现在还没有定论,不过皇帝自然希望大明北洲有更好的发展。
臣子们要怎样理解,由他们去理解。
他手下的人可不是酒囊饭袋。
现在能够坐在兵部大堂的人,基本上都有多年的从政经验,甚至是对各地的兵事也多有了解。
所以其他也没有做什么隐瞒,这些人都是他这些年看着身上来的,自然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体会好陛下的意思,然后将这件事情做好,为兵部长脸,为他自己长脸。
有人皱眉,有人若有所思。
总之各自有各自的状态,这个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但确确实实实实在在存在的。
毕竟,牵扯到皇帝的事情,终究是不太容易的。
大家能够走到这一步都不容易,自然希望少出错,牵扯到皇帝的事情,就算是支持也要表现的积极,反对,也不要弄得那么明明白白。
有的时候他们锐意进取,但并不代表一定要同意皇帝的意见,不过在某些时刻他们也清楚,当皇帝的意思表现出来的时候,多少是因为他跟其他人商量过,获得了那些大佬们的支持才会做下去。
所以他们会尽量的考虑自己在这件事情中能够扮演的角色,又能够积极争取什么样的角色。
每当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话被提起的这一刻,也是非常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兵部官员们一个个都非常的清楚,现如今他们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虽然同时也提高了武将的地位,不过,对于其他各个部门的文臣来说,他们现在还是希望能够打仗的。
只要能够用到战争,用到武将用到军事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会一直存在,甚至可以说会一直有更大的进步。
接下来是自由发言时间,齐泰竟然希望他们畅所欲言,就不会过多的去干涉,由他们自己来说服彼此才是最重要的。
他这个时候只要做好一个引导和最后总结工作就可以了。
“看来陛下是有意加大改革了!”
“陛下,要建立新的规矩了!”
“陛下,看来是对一些人不满意了。”
“陛下,希望政策不要太细致,但是要有修改的可能。”
“陛下,应该希望,咱们能够通过一些政策,限制一些人。”
“陛下,应该有一宣传领土的知识,培养百姓们对大明帝国每一寸土地的热爱。”
“陛下应该希望朝廷的船业能够有更加大的发展,毕竟要想移民到那里没有大船是做不到的。”
“或许,陛下已经开始谋划西方了,毕竟大明往南往北都已经有了突破,偏偏往西有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应该考虑到这才是大问题所在。”
每人说一句,大堂里就嘈杂了起来,但没说完一句,每一个人都开始思考,在思考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大家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
能在这里坐着的人都不是傻子,再加上他们都有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这些人说不定也会有更多的想法。
想法归想法,问题归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要由他们自己来想,完全依靠别人,那是不可能的,至少没有人会去同意他们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这样七嘴八舌的,你一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