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大明皇家科学院(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草民徐光启拜见陛下,祝陛下金安”。

今年已经65岁的徐光启此刻却是容光满面精神焕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还是一个天主教徒,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可以说是第1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

万历三十四年,他开始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次年春翻译完毕并刻印刊行。翻译完毕《几何原本》后,他又根据利玛窦口述翻译了《测量法义》一书。

万历三十八年,徐光启回到北京,官复原职。因钦天监推算日食不准,他与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仪器,撰写了《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和《夜晷图说》。

万历四十年,他向耶稣会教士熊三拔学习西方水利,合译《泰西水法》6卷。

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努尔哈赤发兵进犯关内,徐光启应召星夜入京。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明军战败,他多次上疏请求练兵,后擢升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督练新军。但由于军饷、器械供应困难,练兵计划并不顺利。

明天启元年,三月徐光启上疏回天津养病,六月辽阳失陷,他又奉召返京,力请使用红夷大炮帮助守城,但因与兵部尚书意见不合,十二月再次辞归。

天启四年,徐光启擢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等职,当时朝中魏忠贤专权,他不肯就任,次年他便遭谗劾去职。

徐光启特别注重武器制造,尤其是火炮的制造。管状火器本是中国的发明创造,但时至明代末年,制造火器的技术已逐渐落后,由于边防的需要,急需引进火炮制造技术。为此,徐光启曾多方建议,不断上疏。徐光启还对火器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火器与城市防御,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等各个方面部有所探求。徐光启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军事技术史上提出火炮在战争中应用理论的第一个人。

这些都是朱由校脑海中想到关于徐光启的一些事迹,对于这个既能造炮,又能带兵打仗,还会理论的人可以说是上天安排给他的,如果不好好的利用一番,绝对是最大的浪费。

“徐大人免礼了,不知徐大人最近可有什么开心的事,不然为何如此兴致盎然”。

朱由校对于徐光启现在的表现还是非常中意的,毕竟如果真的是那种老弱病残了,根本就无法胜任自己安排的工作,很有可能让自己的第1步棋变无法走下去。

“草民自然是因为见到陛下,心中不胜荣幸,所以容光焕发。还有就是草民前些时日所编写的几部书籍正式发刊了”。

许光启全然不顾六七十岁人的面子,直接赤裸裸的拍了朱由校一个马屁。

朱由校听到徐光启说自己有几本书发刊,不由得感到有些兴趣。毕竟这位可是明末的大科学家,他发表了书肯定是关于科学之类的东西。

“徐大人,不知朕可否有幸观之”。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一脸期待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徐光启。

徐光启见到朱由校竟然如此期待自己的作品,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

“草民带了几本,可供陛下预览”。说着徐光奇从衣袖中掏出几本线装书,伸手递向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

一旁伺候着小太监,急忙上前加几本书,取向然后仔细的检查一番后,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见过小太监递过来的书,崭新的书面上一阵阵油墨香味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