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一个宫中的内侍都认识刘显,实际上,认识刘显的也并不多。
现在这个到朝堂来收取群臣的奏表的内侍,应该是十常侍中某个常侍的心腹。他并没和刘显见过面,所以不认识刘显也不奇怪。
大汉朝廷,宫中十常侍把持朝政,他们抱成一团,互相不分彼此。他们也为了免得自己内部生怨,所以,也都有约定,每一个常侍,轮流把持朝政,各自凭自己的本事,从中捞取利益。
所以,别小看了到朝堂上来收取群臣奏表呈给皇上的内侍。其实,负责前业收取奏表的内侍,他们代表着他背后常侍的利益。就只是收取奏表这样的事,他们也可以从中捞取到不少利益。
很简单的问题,就如方才,朝中有人询问这个内侍,皇帝是否批阅了他们的奏表。内侍回答还没有批阅批示。他这样的意思,潜意识是说,只要你们给了咱好处,那么你的奏表就批示了。
这个,其实朝中的百官都心知肚明的。
如果不是太过重要,没有损害到自己太大利益的奏表,皇帝批不批示,他们都觉得无所谓的,他们也就懒得去贿赂那些宦官了。但如果是关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朝中的这些朝官,非真正直臣的那一部份,他们肯定会私下求见这些宦官,然后送上孝敬,让那些宦官满意了,那么他们的奏表就会很快就批示下来了。
宫中宦官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收取好处,皇帝其实也是知道的。因为宦官这样获得了好处后,皇帝也能得到一定的好处的。所以,皇帝也就这样,只眼开只眼闭,任由那些宦官如此来操作。
另外还有一些例子。比如需要朝廷拨款的一些项目奏表。如果是这些,那些宦官就能够公然的从中获得好处了。
朝官或是地方官员,给皇帝呈上奏表,陈述需要朝廷拨款的情况。这时,那些宦官从中操作的余地就大了。
比如要求调拨一亿钱的,那么他们可以改为调拨两亿,而其中的一亿,是落入他们的袋中的。但是,呈上奏表的这个官员,却必须要在名义上承认获得了两亿的拨款,如果不愿意,那么就不好意思了,你连那一亿都没有。
这也算是好的,如果那些宦官觉得这样不好操作,那么就直接拨款一亿,但落在那个官员手上的只有五千万或是更少。这样,那个官员也必须要接受,如不然,同理,连那一点都没有。
也正是这样,弄得朝中百官对宦官都有些深恶痛绝。可是却拿他们没有太多的办法,因为皇帝宠信他们,皇帝不让动,那么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可以说,现在的大汉朝廷,的确是在拿国家大事当作是儿戏,似乎大汉各地的百姓如何,他们的死活都跟这个朝堂无关。
刘显原本不打算在这洛阳京城参与朝政,那么也自然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现在,既然有了要参与到朝廷议事当中来,那么刘显还真的有些看不惯那些宦官内侍的作派了。
事实上,心底里也对当今鄙夷,堂堂大汉,被搞成现在这么的一个局面。
连早朝都不上,完全放弃了理治大汉的本份。这还真的不应该。
虽然说,相对于这古时代而言,大汉是皇帝,整个江山都是他的,他想要怎么样便怎么样。可实际上呢,刘显却认为这个大汉是所有大汉百姓的,甚至这个江山原本就是自己的。现在怎么能让大汉就如此彻底的衰落,最终败亡呢?
刘显现在跳出来说有事要启奏皇上,但他暂时还真的一事没有想到有什么事。这个朝中的群臣,他们一个个都似禁言一般,有事都不上表,如此一来,刘显想寻一个话题,找一个借口都不能。
但这些都不重要。
面对这个内侍向自己索在奏表,刘显却摊手道“奏表没有,本侯现在需要直接向皇上禀报!”
“胡闹!混账之极!参与朝议,竟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