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想做事,其实真的很简单。
朝廷迟迟都没能做的事,在刘显的手上,说做就能做到,没有那么多的曲折弯绕。
或者说,是因为刘显并不缺钱,一亿钱说拿就能拿出来的问题。
但刘显要说的是,堂堂大汉,还真的会缺少那一亿赈救百姓的钱吗?
朝廷中的国库真的空虚到拿不出一亿钱的地步了吗?如果真的是如此,那就代表着那些钱全都被朝廷上下贪墨了。
戏志才获得了刘显的全权处置权。
他马上就按刘显的指示先抽调了一些人手帮忙。
并且,他把城外的刘府商队的营地,改名为武勇侯府赈灾物资采购营地,另外那里还起着仓库的作用。
他这是要为刘显扬名,他要让整个洛阳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刘显正准备着赈救天下百姓的行动。
这里,就很有讲究了,因为刘显要赈灾,但是,暂时还没有决定要救济哪里的百姓。所以,戏志才认为这完全可以打着赈救天下受苦受难百姓的旗号。这样一来,就显得刘显有些立志高远了,这可是以赈济天下百姓啊。
先不管最后做到哪一个地步,可是先把这个旗号打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刘显现在就是为着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着想的。待这样的事传扬了出去,到时候,天下百姓谁人不识刘显?谁不对刘显这个武勇侯拍手称赞?谁不佩服敬仰?
戏志才等于是把这原刘府商队的营地打造成一个天下百姓救济中心。将来不管刘显要赈济哪里的百姓,都会先从这里出发。如此一来,也会让世人所瞩目所关注,使得刘显的名声传播度更广。
另外,把刘府商队营地改了一个名,却也等于是可以公然的将这里的一切可以据为武勇侯府所有了。地方以及当初向城城军方面所借的一些建营材料,以后城守军方面都不好意思索还了,哪怕他们本来就不打算要刘显还。
毕竟,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救济天下百姓的地方,所有人,都要先给这里让路。
这就是打着一个大义旗号的好处了。
当戏志才打人绣了一杆大旗竖了起来之后,很快就被人看到,并且知道是什么一会事了,也很快就在洛阳传扬了开去。刘显的名字,在刚刚有些冷却的时候,又再度成为了京城的热烈议论的名字。
原来留在刘府商队营地的遍外人员,这个时候也可以顺利成章的成为刘显赈灾天下百姓,守护赈灾物资的人手。
采购赈灾物资,首要的自然就是粮食。其次还得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如衣服被褥、食盐、药物等方面的物资。
此外,还需要一些郎中医生以及一些特殊的人才。
赈灾,并非就是说送给那些受灾百姓粮食、衣物等等就行的。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就是治标不治本。送给受灾百姓钱粮衣物,又能送得了多少?最关键的,就是要了解他们受灾的状况,原因等等,有针对性的引导那些百姓展开生产自救,并且要对将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进行预防。要不然,这才赈救完毕,跟着又发生了什么的灾情。
所以,这次采购物资的同时,还得要同时向社会招募一些人才。
但因为是打着赈灾的旗号,所以,招募人才的时候,就不能打着高薪聘请的旗号了。但是刘显却又给戏志才一些建议,向社会上招募志愿者。
志愿者,在这个大汉时期,其实是一个新名词,戏志才也是思索了好一会才弄懂了志愿者的真正意义。
他听了刘显的建议后,拍案叫好。
如此,采购营地,也按刘显的一些建议说词,打出了一些广告招语。
像什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都是华夏炎黄子孙,众人拾柴火焰高,现在需要一些什么才能的人,志愿成为赈济百姓的志愿者,追随赈灾队伍,到需要的灾区去为百姓做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