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希望有需要的百姓前往选购。另外,他们也分别走访拜访了北海城内的许多商人商铺,跟那些商铺商人谈生意。
比如说,刘府商队所携带前来的,最多的应该是布匹。可是,在大汉,其实哪里都会有布匹商铺商人。只不过,大多经营布匹的商人,他们一般都是自产自销,局限于生产力,他们一般也都只会在一个地方经营,鲜有会把生意做得到别的地方去的情况。
这突然有商队贩运了大量的布匹前来,这肯定会对原北海城内的布匹商人造成很大的冲击。
在这古时候,想要做生意还真的不容易。能够做生意的,这都不会是一般的普通人,起码,多少都有他们的背景关系。没有人会喜欢别人来抢自己的生意,所以,一个不好,他们动用背景关系,的确可以勒令刘府商队不能在北海城售卖某些商品。甚至,可以利用过硬的官府关系,把刘府商队“请“走。
这样的情况的确是很正常的事,这大汉没有什么的商业护保法,你去到别人家的地盘,别人要赶你走就赶你走,一个不好,还把你的货物给扣下了,明抢暗夺,你商队吃不着兜着走。
还好,刘府商队的声势的确是太过浩大,接近万人的商队,有着两三千人马护卫,这样的商队,还真的很少。这样的人马,就算是一郡官府的官兵,都不敢轻易招惹了。如此,暂时刘府商队还没有碰到谁敢那么大胆,敢对刘府商队动歪脑筋。
现在,徐商以及那些商人,也算是给足了当地商人面子,先行拜访了他们,明言自己有什么的商品,要在北海城售卖。如果他们愿意批量的吃进刘府商队的货物,可以平价,也就是后世的批发价给他们。如果他们不要,那么刘府商队就会开始发售,以较低的价值发售,这样一来,就对他们的同类商品造成冲击,他们也不能怪刘府商队不提前打招呼了。
其实,一般经营着同类商品的商人,他们都会考虑吃进一批货。毕竟这样的机会难得,他们自己是没法一下子生产出那么多商品来的。他们平价购进一批,可以作为条件,刘府商队可以答应他们不刻意的压低价格大量抛售。
这是双方共赢的事,一般的商人,他们都选择和刘府商队合作。如果合作的话,在城外的刘府商队的营地,也允许他们携带自己的商品前往一起展销,这也算是让那些前往选购的人可以货比三家。
大汉时代,已经有不少商号,每一样同类的商品,不同的商号所生产出来的质量是不同的,各有优劣的地方。
刘显对徐商处理这些事的办法感到很满意。
这样可以搞好跟地方商人的关系,方便他们以后在这里立足,开设商铺。起码,不会太容易遭受到当地商人的排挤。
现在就缺官府的关系了。
如果刘显没有来,他们会自行想办法打通官府的关系,花多一些钱财,把商铺开设好。现在刘显既然一起来了,他们是来询问刘显是否可以和官府拉扯上关系。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刘显让他们等着,待自己见过北海郡太守,商谈好后,再交由他们去跟官府打交道,把事情落实。
刘显和他们一起商议讨论到了很夜才休息。
第二天,刘显没有马上去见官府太守,而是在孔雪的陪同之下,先在北海城内游玩了一天,见识了一些北海城的风土人情,还前往拜祭了一些庙宇。
到了第三天,城外刘府商队的“集市”已经在城内传扬开了,现在人人都知道城外的刘府商队的营地有许多平价物品出售。另外,刘显的名字居然也在北海城传扬开了。原来是刘显在孔府所读出来的那首诗被陶丘洪给传了出去。
这一时间,这民间传论,说孔府女婿刘显原来是一个诗人才子。而刘显又有什么的来历?这样,顺带的,也将刘显在柳林村、杨氏县所做的事也都传了开来。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