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九章 西行颍川(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重重点头“你这问题问的很是中肯……没毛病!!徐州的粮草囤积还算充盈,饿不着你们!”

许褚又问道“某家为陶大公子效力疆场,将来能熬出头不?”

陶商抬手一指糜芳“许壮士看我这位三军主将如何?”

许褚斜眼看了糜芳一眼,嘴中崩出两个字“狗屎。”

陶商点头表示赞同“狗屎都出头了,你怕个甚?”

许褚闻言,拱手朗声道“既然如此,某家没有二话,稍后便回庄内,打点宗族兵勇,前来陶大公子帐下听用!今后刀山险阻,在所不辞!还望陶大公子勿忘今日之言!”

陶商的心这下子放松多了,高兴道“我得仲康,如得樊哙矣!”

许褚又与陶商道“大公子,某家领着庄内宗族士兵可入军旅者,约不足千,但剩余的庄内老幼今后却无可依靠,不知公子可否准其迁入徐州境内?也好了却从军男丁们的后顾之忧。”

陶商笑道“这个没有问题,回头我休书一封,逞递给家父,徐州境内自然会有所调度。”

许褚开怀一乐,道“如此,某家再无忧矣!”

“有一件事,还望仲康兄能够帮我。”陶商斟酌了一下,道“前番归降来过来的黄巾军,共计四千余人,现在对于这些人的收服方法,我这边没有什么把握……陶某没有带过兵,糜将军也是浅读兵书,许将军久带民兵,不知有没有什么办法?”

许褚爽朗道“这事说起来难,但其实也简单,黄巾之众,大都皆为流寇,因断了生存之道故而成了贼子,陶大公子收编他们,首先便是要保证他们的生路,这吃食便是重中之中。”

顿了顿,许褚继续道“保证吃食之后,便可以逐步收其心,可将投降的黄巾军分为八屯,每屯五百人,设夫长,其下再以百人长约束,四千人再设一都尉,层层监制,当无大碍。”

陶商看了许褚一会,突然开口道“我们徐州的兵将都是官军,编制和管理方式都与民兵不同,许兄久带民兵,又有震慑力,管理这些黄巾的总都尉之职,便请你代劳吧……那些夫长和百人长皆从你的宗族子弟兵里选拔,如何?”

“这……陶大公子,某家初来投效,陶大公子便将此重担交付于我,未免有些草率吧,某家岂敢担此重任。”许褚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刚投奔到陶商的麾下,陶商就给了自己这么一副重担……四千余降卒皆由自己统帅,这种魄力和信任,委实让许褚对陶商刮目相看。

陶商拍了拍许褚的肩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人尽其才各尽其用,这支兵马想要在短时间内融入我军,靠我或是靠糜将军都不行,也只有许兄能担此重任,就算我请许兄帮个忙!”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饶是许褚性格暴躁凶悍,心中也不免有些感动,拱手道“既蒙大公子如此错爱,某家敢不从命!”

初平元年,徐州西征军收剿浮云黄巾军后,许褚又组织麾下宗族兵勇归附。

陶商按照许褚的方法将四千黄巾军分成八屯,交于许褚统领,一行兵马整备完毕后便向着孔伷所在的颍川进军。

颍川郡以颍水得名,领县十八,治所在阳翟县,阳翟在中原诸城中是属于靠近南缘的中心城市,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州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号称华夏第一都,曾为浩瀚中华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之所。

夏朝至东汉,亦经过两千余年的悠久时光,时至初平元年,颍川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漫长的文化延续,已然成为中原内地的一大文化中心。

汉代私学遍布中原各地,然若论最盛,自然还是以颍川为主!

办学校也跟开菜市场一样,喜欢聚堆,名士大儒都在颍川开馆收徒,久而久之,稍有名望者亦或是私学大家,也都将私学迁移至此,当真是百花齐放。

而在这个时期从颍川私学走出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