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了,这个公式的证明验算需要‘三合一’的验算,即逻辑运算一次、反推运算一次,联合运算一次,只有三个都成立了,才算是成立。”
董四海再次强调了一个验算的要求。
众人道“知道了!”
随着一声声‘过’、‘过了’、‘成立’、‘符合’声音响起,大家心中都不由的为之振奋。
大家都是数学家,在数学这块,大家都是知道的,很多猛地一看确实能行的公式,是禁不起详细验算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很多猜想解开后,需要众多的相关数学家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庞大且时间线拉的足够长的论证过程,找出隐藏在这其中的错误和漏洞。
因为一旦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那么就证明了下面的论证无效。
后面论证的无论多么惊艳也没有用!
数学需要的是严谨,这也就意味着差一点,一丁点儿都不行的。
并且,有的时候,为了解决验算时数学家遇到的不理解之处,那个‘证明’猜想的数学家还得负责答疑解惑。
如果不能完美的解释,让至少三分之二的权威数学家们认同,那么也视同为无效论证。
朱铨已经是向着最后的那一步发起冲击,华国的人自然是不希望朱铨失败的,担心朱铨前面出现纰漏,导致没有成功,那就惨了。
推进一步,那也终究是推进一步罢了!
最后数学史上最辉煌的当属最后解决猜想,将其变为定理的人,其他的贡献者,唯有名字流传。
但事迹,一带而过,哪里比得上那位集大成者的一页纸描述呢?!
功败垂成,这是万万需要避免的。
当然了,华国数学家越是希望朱铨成功,那些外国的数学家就越是相反,比如灯塔国的那几位数学家,花盛钝、林坑等人,十分想到朱铨的失败,中道崩殂。
然而,事与愿违!
外国数学家们发现,这个华国年轻人实在是很不可思议,这脑子比超算电脑还要厉害,不仅是计算毫无差错,甚至于精确度也是那般完美。
可以用‘毫无疏漏’来形容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
单兵作战能力再强,那也顶不过一个团队作战啊!
如果有,那只能是电影中的了。
在董四海等人的规划下,众人的验算十分的迅速,已经是快追赶上朱铨本人证明的速度了。
此时,在奋笔疾书的朱铨再次写满了整块的白板。
而就在汪静静等人将新的一块白板放在他的面前时,朱铨再次停了笔。
接着,朱铨又抬头看了看那剩余了八块白板,一动也不动,陷入了沉思。
众人的心一下子又悬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所有的摄像头,全都聚焦到了朱铨身上。
“咦?”
“为啥不写了?”
“怎么了这是?”
“干愣在那儿做啥呢?”
“啥子情况?难道是手酸了?”
“我觉得不像啊!这手直接是停在了白板上,没有动笔!”
“卧槽,不会是没思路了吧!”
“这么紧要的关头下,再加把力气啊!”
“不是吧!就到这里了?”
“终究还是临门差了一脚啊!”
“加油啊!”
董四海等数学家脸色均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面面相觑着。
虽然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可以接受的了。
毕竟,那可是将‘戴尔’猜想解决了一大步了。
但是,终究还是差了一点,没有能够将其变为定理。
众人的脸色中都有些遗憾,但他们也知道这事儿强求不得,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