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消息,在以前都很正常。
郑崇俭这么想着,转头看向崇祯皇帝时,现皇帝的脸色好像也有点严峻,似乎也是想到了这点。
离得近了,能看到那名夜不收确实脸色慌急,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
郑崇俭看了,心中更是震惊。如今的军力,是从未有过的强大。这一点,相信这个夜不收应该也是清楚的。可他还是慌急成这样,该不会,什么地方生了非常大的暴乱?又或者,有藩王宗室被反贼杀了?
他正在胡思乱想时,锦衣卫已经核实了那夜不收,放了那夜不收过来禀告情况“陛下,泾阳地区生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正在吃那里的庄稼!”
“什么?”崇祯皇帝听得一怔,有点不信地确认道。
“什么?”郑崇俭听了,也是大为震惊,这个消息,比听到流贼造反还要让他震惊。
夜不收听了,便连忙又禀告了一遍。
事实上行,大旱之年,有蝗灾不要太正常。因为干旱季节,是有利于蝗虫繁殖的。特别是在明末这个乱世,大旱之下,哪还有百姓做预防措施,有据可查的大面积蝗灾,在崇祯年间的时候,几乎每年都有。也不止陕西这个地方,包括河南、山东等地,全都多次爆过蝗灾。
崇祯皇帝确认了蝗灾的消息之后,不由得很是揪心。难得关中平原这里粮田还可以,竟然又爆了蝗灾。如今能做的,就只能是尽量降低一些损失了。
这么想着,他立刻下旨,全军急行军,赶往蝗灾灾区。甚至他自己,都跟着骑军,先一步赶去泾阳。
至于流贼,这个时候不重要,可以先放一放。
到泾阳也就十多里路远,骑军赶路,并不要多少时间。
当崇祯皇帝领着大军赶到泾阳北郊时,不要说这里的粮田了,包括杂草等能看到的绿色,全部都已经没了。田间地头,还能看到一些落单的蝗虫在扑腾。
看到这些,他不由得心中很是沉重。本来就是大旱,百姓生活艰辛,突然又来了这一场蝗灾,把见到的所有绿色都吃掉,如果自己没来,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会饿死,又有多少百姓铤而走险,走上了造反活命的路。
等离泾阳再近一些,崇祯皇帝看到城北那边,黑压压地有很多人。远远看去,应该是泾阳城的百姓。
他们应该是在大力扑杀蝗虫了吧!崇祯皇帝见此,不由得心中想着。
或者是听到了如雷的马蹄声,让陕西这边已成惊弓之鸟的百姓都吓到了,那人群明显有散开的迹象,似乎是想逃入城中。
虽然远望就能看到红色,可流贼中一样是有边军军卒的。而且,官军来了,难道又会是好事么?
不过崇祯皇帝所领的骑军,乃是骠骑营和关宁军,是大明骑军中的精锐,度之快,让那些百姓都来不及逃回城中,就已经呼啸而至了。
看到装备精良的骑军过来,这些百姓就心安了点,他们最怕的就是那种像乞丐一样的朝廷官军。
“敢问是哪路官军,哪位上官领军?”一名县令从人群中出来,身后跟着一帮子乡绅,陪着笑容问当面的大明将士道。
不过他没有得到答复,明军将士们,只是迅让开一条通道,而后在两边警戒,虎视眈眈地看着这大群的泾阳百姓。
事实上,这些百姓也同样在打量着这些精锐的骑军,有的面露恐惧,有的带点好奇,也有点一脸麻木,了无生气的样子。
这县令有点纳闷,不过见这阵势,他便知道,应该是有大人物领军,便抬头望让开的通道处看去。
这不看还没事,一看之下,顿时吓了一大跳。只见一群武将簇拥着一个年轻人正驱马过来。最为关键的是,紧贴这个年轻人的,还有一群锦衣卫,甚至其中一个锦衣卫,穿得是蟒袍,不是锦衣卫指挥使,还能是谁!
锦衣卫指挥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