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太仓银鼠(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银保钞之原因。当然,此处不考虑民间流通窖藏的、通过私自海贸而从外邦获得的大量白银。

因为不需用,户部就直接在收纳国家白银的太仓库眼巴前,并行建立了一座“太仓银作局”,专门进行官银熔铸——既负责熔铸坊间碎银碎锭,更负责浇注全年全国矿脉挖采来的几十万两银粒。

因太仓银作局可借“火耗亏损”进行公然贪污,朝廷千防万防也还是防其不住,因而这乃一人尽皆知的“肥差”,为此肥差,敖马两党、甚至功勋宗戚,曾几度互打出手,可见这一肥差之美味。是以,白银粒粒在册登记的太仓库纪瑾,却只能干看。

但这位公子是能干看的人?!

肥差两年一换,时年肥差接管者是马万群门生,王恩。

挤走,不可能。那就拉拢。

纪瑾三番诱劝,但其人就是不从。不从,并非清廉,只是不敢。纪瑾浑身解数使尽,本欲作罢,孰料被其知晓了王恩有“男风”之好,只是时常光顾春林班,很少光顾他的群芳园。纪瑾当机立断,重金从民间募集了两名绝色少年,设计令二人与王恩来了个“偶遇”,王恩自然而然地落入了圈套。

但想让王恩参与到他诛族计划中,只以美色诱之,还不足够。因而纪瑾罔顾人命,略施一技,令其中一个“美人”直接猝死在了王恩床上,人命官司胁身,还是“男色”官司,纪瑾甫一威胁,王恩只能屈从。

以是,官银铸铅,在五年前就这样悄然开始。

当然,如此大胆操作,纪瑾是不会告诉他老子的,否则,纪盈如何能纵容他埋下如此滔天巨祸。

造假之前,二人先将不合之众暗中排挤出去,最后将铸银人员全数换成自己人或已被收买的银匠。

起初,他们也只敢百锭里掺一锭,半年后,见平稳无异,也就敢五十锭里掺一锭,再后来,就变了二十锭里一枚,及至现在的十锭里一锭。当然,一切大前提,是分配给明皇内廷库、后宫用度、各皇子亲王、及四品以上要员的例银俸银是绝无一粒掺假的,毕竟纪瑾再想吃天,也怕死。

因而掺假之银,只限于占三分之二的、供朝廷内部调动交易的白银。

言及此处,问题一来了,贪赃官银者,比比皆是,官银民间从不流通,因而要么窖藏不花,要么重铸。一旦重铸,铸铅秘密就能发现,却为何无一人举报?因为没法举报,谁吃饱了撑得,敢熔铸官银。能熔铸官银的唯一合法机构,只有大吃特吃“火耗”的太仓银作局。私人熔铸,只能说明这银子已为“私有”,换句话也即贪污。

所以自然无人举报。且,毫无举报之必要。即便是铸铅白银,贪到手,他们还是拿到了白银,只不过白银纯度“欠佳”罢了。何必自断财路。

这是纪瑾等人能“大干”五年的原因,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

言及此处,问题二跟着来了。脏心脏到最后,也只是敢十锭里掺假一锭,何以陪审官在太仓库随意抽取十锭,十锭能有八锭铸铅?何以太子东宫的例银,包括明皇内廷库银锭,也皆有铸铅之银?

这就得问明胤了。

在廉衡将纪瑾生死簿点中之前,襄王爷就早让狸叔安排好一切。

廉衡对于纪瑾之厌,可比敖放强烈多了。襄王爷既想成全他,亦成全朝廷。

是以在今年甫一开年,太仓库开始向各宫各府发放例银时,就已将“铸铅”白银发放到了各个本不会出现的至尊至贵的人手中。

今日这位陪审提出在太仓库取官银十锭,又正好能顺手抽中这些铸铅银,说这位“陪审”不是故意为之,谁能相信?

廉衡自然不信。

但旁人信他便好。

就像跟随康王爷二十多年的老管家,是九宫门的人,谁能相信?

廉衡自然相信。

但旁人不信最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