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
据《史记》、《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公元1世纪左右,中国就与缅甸、越南等国互有来往。
唐代时,移民人数开始增多,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唐人”。
不过,中国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
可就是这样,还是不能保证华人在南洋地区的利益。
每每想到后世华人在南洋地区遭受的苦难罗兰芳都心痛不已。
大量的华人涌入东南亚后,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许多华人在侨居国从事商业活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该国货物,从而形成一个沟通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商业网络。
这些人也多为当地政府所倚重,暹罗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没有华侨,宫廷什么买卖也做不成”。
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华人从事手工业,烤面包师、裁缝、鞋匠、金匠、银匠、雕刻师、锁匠、画家、泥水匠、织工,几乎无所不包。
从事农业、园艺和渔业的华侨人数也很多,他们同样在当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东南亚经济发展过程中,工矿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印尼婆罗洲,华人是当地金矿的唯一经营者。
矿工人数最多时曾超过9万,每年生产的金矿砂一般都在百万盎司1盎司等于 2835克以上。
19世纪之前,马来西亚的锡矿也几乎全部是由华侨开发。
当地许多被称作“锡湖”的大型锡矿区,都是华侨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
正是由于华侨的辛勤开采,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世界锡总产量的一大半。
“下南洋”的中国人,就这样成了当地经济开发的主力军。
他们的勤奋与努力,改变了所在国经济落后的状况。
就连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也承认,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
“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努力之结果,世界用锡之半额,皆由半岛供给。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
“马来政府及其人民,对于如此勤奋耐劳守法之华侨之谢意,非言语所可表达。”
华人在改变所在国的经济状况的同时,很多人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与家族的命运。东南亚华人,先后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豪、千万富豪。
“下南洋”成为堪与“闯关东”、“走西口”相媲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样有“推拉”合力的驱动。
推力方面,“经济压迫”是最具有能量的“激素”。
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6995。
拉力方面,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中,劳动力的需求量旺,供不应求,就业机会正多。
而且,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甚至采取了“最吸引人的条件”。
如马来西亚最大的一个州砂拉越州,在白色拉者意即国王二世执政时期,就颁布了一个特别通告
给移植者足够的免费土地种植;
政府临时住屋安置移植者;
免费供给大米和食盐一年;
交通运输工具;
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
华人可永久居住在砂拉越。
这对无业失业的流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不少流民“甚或自鬻以求至其地”了。
对流入地来说,华工一直是南洋开发的生力军,他们是廉价的用之不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