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毕竟不能摧枯拉朽,遇到坚城也要节约人命不能不计代价狂攻,所以时间上肯定会比较拖。
就好比历史上关羽从荆州北伐,光靠荆州兵的万人要打襄樊,不是打不下来,但是不能不计代价强攻坚城,因为曹仁于禁徐晃的防守部队人数比关羽的进攻部队还多呢,这才导致樊城攻城战拉锯了那么久。
李素现在的困境是一样的,打是打得赢,赢得很慢,而且关键是他再努力围城打援消耗袁术军的有生力量,也未必最终好处是他自己占了——
袁术如果发现有被掐断成飞地的危险,肯定会把京兆和雒阳的部队往回撤,到时候如果先撤雒阳兵,岂不是便宜了袁绍?让袁绍更容易白白拿到雒阳?
至于宛城,早十天八天或者晚十天八天攻下宛城,也没什么影响。宛城又不是袁术军的首都了,袁术的首都现在在雒阳。
所以李素非常清楚目前的关键不是蚕食削弱更多的袁术军队,而是把刘备阵营的主力更多放进南阳盆地。
在崤函道和河东道无法进兵的情况下,把武关道彻底首尾夹攻里应外合打通了,让刘备阵营至少有十几万大军东出宛、雒,这样在最后袁术西线领土崩溃后的跑马圈地中,才不会吃亏。
而且,这也符合“以一上将军将荆州之兵以向宛雒,大王亲率大军以出秦川”,最容易把配合打起来。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目前还有个小麻烦,就是不知道袁术的部队和谋士反应有多快。
李素得摆出保持压力的姿态,让杨弘、阎象注意到问题的严峻性,主动劝袁术把桥蕤往后撤、把张勋、荀正退到穰城补梁纲战死后留下来的缺。
这种高智商等低智商自己意识到危险的日子,还是挺难受的。类似于老奸巨猾的庄稼都画好图形了,等韭菜上钩,却不知道韭菜的文化水平如何、多久才能看得懂这个图形。
要是有个股评人帮韭菜解读一下图形、请韭菜上个炒股速成班,说不定还能加快韭菜上钩中计的速度。
现在,只能是继续攻打淯阳,等敌人慢慢自己醒悟了。
不过,诸葛亮在跟李素彻底复盘了他的部期待后,倒是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加速这一进程的办法——别问诸葛亮怎么能反应这么快,谁让他天赋异禀呢。
诸葛亮略一思索后,说道“李师,我有一计,或许能作为辅助,加快你这个计划。”
李素“何计?”
诸葛亮“我们派个在南阳本地略有智名的文士,到桥蕤、张勋那儿献策,提醒他们如今遇到的后路危险,劝他们自备重金求见阎象或者杨弘。
让阎象他们进言袁术,允许桥蕤陆续放弃峣关、商洛。对桥蕤等人而言,这也是为自己谋条退路,这是同时符合我军和桥蕤自身利益的,没人会怀疑。”
李素苦笑“从利益方面来说,桥蕤退兵收缩,确实是对桥蕤和我军都有好处的,只是对袁术可能有风险。桥蕤、张勋被提醒后,主动求撤,也是可能的。
但现在问题在于,袁术已经担负上了弑君恶名,天下诸侯八成都相信是他弑君的。南阳、襄阳周边名士文士确实不少,可谁会在这时候跳火坑去投奔袁术阵营为袁术献计献策呢?那不一下子就被人怀疑了么?
除非是找个之前已经为袁术效力过的民间名士——对了,黄承彦能做这事儿么?他不是跟阎象一起出使过弘农,你都拐了他女儿云游西域、南海一年多了,不会不了解你老岳丈近况吧。”
诸葛亮居然不好意思起来“李师你休要胡说,我……我和英妹只是志趣相投,君子之交呢,那些从长计议。反正黄公是干不了这事儿了,他家移居长安,再回去也会被人怀疑的。
我肯说这话,自然是已经有人选了——那人说来是元直兄的恩师水镜先生的朋友,姓庞名统,比我年长两三岁,今年要及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