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78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点儿次要目标,比如,假装为了提前断他们在汉津口的航道,派出少量水师从汉水攻打汉津口。

只许败不许胜,至少不能真夺下汉津。如此一来摸清周瑜水战的战术实力底细,二来也好进一步坚定孙策周瑜‘东吴水战无敌’的信心。毕竟要相持两个月呢,我们需要不断提醒、坚定他们这个信念。”

赵云听到“只许败不许胜”这几个字的时候,下意识就条件反射般地抽抽了一下。还好他反应快,意识到这次是水战要诈败不是陆战,不关他事。

赵云便悲悯地追问一句“这次轮到谁诈败?”

李素掰着手算了一下“幼平在汉阳,兴霸在巴丘,那就子义吧。子义这次刚从陛下那调来,之前还在北方打仗。”

……

赵云跟李素聊了后续一段时间的战略部署后,当晚一夜无话。

不过第二天,赵云发现自己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他以为这次的诈败任务归了太史慈,他就可以闲着没事儿了,可李素哪会让他这么轻松。

于是乎,十月二十七这天,李素还是带着两万大军,从当阳南下,带上了在当阳的全部主要将领,直奔江陵。

李素的目的,是跟孙策约战、顺便骂阵谴责敌军,先礼后兵进一步打击敌士气和大义名分。

约战的内容自然是陆战、野战,李素知道孙策多半不敢出战。毕竟刚刚被歼灭了两万人,哪怕依然是九万打两万,都未必敢出城野战迎击,只会守城。

但孙策不出,李素也得约,这样才算演技演全套——李素要摆出“我也知道北军陆战相对优势更大,水战没有优势”的姿态,优先选陆战。是孙策不肯打陆战,李素才逼不得已选水战、然后上太史慈、然后被周瑜击退……剧本节奏非常完美。

这,也是坚定敌人对优劣势分析固有思维的一种暗示。

而且,这种奇葩局面的出现,也跟这一战的特殊形势有关——如果是正常爆发的战役,这些大义名分方面的工作,早就在开打之前做好了。

比如一般是找个陈琳一类的人写篇檄文,历数声讨敌方之罪恶。

但问题这次孙策是卑劣的不宣而战偷袭,李素既然占了理,却因为事出仓促没来得及痛骂对方。

这李素怎么能忍?当然要耀武扬威堵门骂够了,而且还是骂得对方不敢出城应战,把对方士气打击到极点。

当阳距离江陵一百里,李素稳扎稳打大军走了两天,二十九日才在江陵城北门外十里停下,然后分出先头部队继续突前,到城下骂阵。

李素嗓门不够大,他当然只负责台词,喊话自有骂阵手扩音。

不过李素的气势还是做得很足,身上依然是昨天视察战场时穿的那套镀银錾金骚包板甲,丝毫不担心敌人注意到他的位置。

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李素出阵的时候,前面有二十个骂阵手骑兵都是不拿武器、只举一面三分厚的锻钢盾牌遮挡,同时拿个纸筒喇叭。

而且李素左手边是赵云,右手边是典韦。为了提防敌人放冷箭狙击他,背后还有黄忠时刻暗暗拿着弓戒备。

如此严密的保护,李素当然敢带着数百板甲骑兵逼近到江陵城下二百步以内。

“我乃大汉司空李素,孙策小儿速速出阵答话!我今日带来两万兵马,听说你有九万人,有种便出城一战!

莫非明知自己背信弃义,不敢见人么。既然不敢出战,当初倒敢偷袭我大汉州郡?当真无耻之尤!城内吴兵好好听着,你们的主公是个何等背信弃义之人!

年初豫章诸葛府君病故时,先帝尚在,他便妄自侵夺豫章,形同逆乱!只因随后袁术谋反,我章武皇帝念当是之时,当收罗豪杰、勠力同心,以讨袁灭贼、除残去秽为要。

故暂忍其悖逆,弃瑕取用、分兵命锐,冀获秦师一克之报。如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