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塞进去三个馒头!
总比一开始的“白天禁止对外开放”和“闲杂物品不得出入”好上太多。
知道家里有了这么多馒头花卷,他们往后每天早晚不煮米饭时都可吃上干粮配粥,饭量大的柳全乐得眉开眼笑,干活都更得力了。
一家人的日子,便在这白天麦收、晚上进空间干活的节奏里,飞快过去了两天。
海螺烟灰缸内的小空间却比整理之前更显纷乱。
原来的“金山”没了冒尖的“山顶”,下半截主要还剩着大型机械、金属配件、管道等,包括被柳全相中的大化粪池,无论如何都无法凭借人力搬动整理,这工作便暂时搁置下来。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海螺里的土地不仅没有变宽敞,反而更加拥挤。
由于分的小堆太多,他们现在连走道都得小心路障。
这两日,芳娘制作的麻辣萝卜丝萝卜条,始终不能综合材料带来的那些许口感上的遗憾,就此作罢。
柳奕切下的大多数芦菔条,便直接拿去晒萝卜干了。
后院的芦菔连收带切,前后花费她三天时间,也终于结束。
娄家的麦地,保持了每日将近七亩的收获速度,看样子,“鳏寡孤独互助组”的战斗力已近极限,难以再有突破。
到麦收第五日这天傍晚,娄家的阿翁在又一次看向收晚的云头时,向几家的男人道“晴过这些日,这雨便恐今夜将下得,可着紧先将麦子遮上一遮。”
“上次雨也有十日哩,该下则,拦不住哩!”蒯阿翁在一旁直点头,“拦不住哩……”
柳全与椿家兄弟皆听闻了,便立即行动,几家人一道,帮着将六个麦垛分别遮掩起来。
柳家的麦垛子到底矮小,用了两卷大竹席便遮挡好。
就便遮挡,也仅止盖住了上面,不可能完全罩起来。
椿家那两个,庞然大了许多,比柳家的堆得更宽大又且高出不少,两卷竹席不够遮盖,还各搭上了一张睡觉的地席。
娄家现收下来的两个垛子也比椿家的差不多大,父子几人同样搬来席卷麻绳,到处找石头压制。
蒯家的麦地一镰没收,蒯阿翁只能皱了眉,不时望向他家那片山坡地。
“背着风哩,不定吹多大。”椿二从旁安慰一句。
连续这么久皆为晴天,白日里太阳一出,起风都吹着发热。这时候才遇着雨,已超乎农人满的预估。
蒯家的麦再背阴晚熟,这些天里也该被热风吹得熟透了。
天要下雨,确实没法子的事,正如蒯老叔忧愁的一般,根本拦不住。
收起来的麦垛尚且可以遮挡一二,露天地里,又不能拿盖子将雨接住,就只有干瞪着眼听天由命。
遮上了麦垛,几家人相视一眼,汉子满都不愿回家,便朝地里疯了也似继续收割麦子。
娄家还有这一片将近六亩地没割下,除了抓紧收一点,干着急也急不来。
不仅是男人忙着割麦,女人满也拿起镰刀来,不管能收下多少吧,心里总归能对得起自己。
天色益发黑将下来,风也渐起了,越吹越大。
柳奕实在佩服老农满相天吃饭的本领,之前虽则有风,还是带着热气的,比平常略大一点而已。
那云,她丝毫看不出像要下雨的样子啊。
可到了现时,空气中已带有湿漉漉的腥气,那是大雨之前特有的湿润的尘土气息……
大人们着急焦虑的心情影响了她,柳奕团团转着,不知该上那处帮忙。
又收了一会儿,天色更黑得厉害,农人满终于停下来,又一总扎起一担麦子,娄奎便挑了回家去。
各家亦纷纷散场,借着色彩形态上些微的差异,顺着那些田埂小路,蚂蚁一般一个跟着一个,陆续回到自己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