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储备粮的。
他们这里从老一辈儿那里就有的传说,以前春夏缺粮时节,人们还靠这玩意儿度过饥荒呐。
不然,照过去这些年朝廷不纳绢匹为税的时候,大家就只种麻便好了嘛。像柳家这样的,却偏偏还留着些老桑树,一是个念想,再也是个以防万一。
万一没有吃的,活不下去了的时候,桑树,从嫩芽、树皮,到叶和果实,都可以扒来吃了。
总说饿得扒树皮,扒树皮也得有个对象不是。
为了她家的桑果酒,柳家人立马又打起精神,各自寻个筐篮,再次钻进桑林中,采起了桑葚。
时间说长也长,说短,其实又没有影响。
柳奕看着两只装满了紫黑桑葚的大篮筐,心里觉着无比的踏实满足。
“妈?”柳奕已翻来覆去考虑了一晚上,决定还是跟家里人知会一声,“我把蚕茧带进来孵化可以吗?”
芳娘看一眼女儿脏兮兮的小花脸,心里全没当回事,“那哪孵化得出来,要不让你爹再讨些种茧回来?”
芳娘遂又对柳全道,“我估摸着,椿家这情形,说不好是一直在偷摸养蚕的。这时候有活茧,时间可不太对得上。”
只不过因为人家不说,她也不去打听罢了,但芳娘已在心里把事情推了好几个来回,“他们家那椿升媳妇,恐怕是从哪处盛纺织的大州府来的,精通于蚕桑之事也就不奇怪了。我思量着,也就是咱们这山沟里头落后了些,外面富庶地界,应当有养几季蚕的技术了。”
“咱们,一直走不出这穷乡僻壤,难免会孤陋寡闻。”芳娘又对柳全道,“不然,看看椿家那一穷二白的三兄妹,如今置办了独轮车,家里还等着起房子,做这买卖该不是一年了。”
对于进项有限的小农户来说,光指望着靠种地发大财,可不是特别现实。只有按芳娘这么理解,有些事情,才说得通。
“说不好,因着如今这税政有变,人家也终于等到机会大发一笔。”柳氏继续道,“按着咱家人的性子,就便漏了底,又不怕我们会说道,等着真个过起来了,却也不是没个踪迹可循。”
想想过去的柳家人,还真不是会搬弄是非的风格,加上今年收麦也相处了些时日,椿家应当对他家是比较放心的,这才让他们窥见了蛛丝马迹。
“娘啊,”柳奕这么一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了,“不如咱们就在这儿养蚕,今年这时间赶得巧。”这空间的便利不用白不用。
“多多地养蚕,咱们也不说这劳动附加值了,就卖个原材料。”只要能孵化出蚕蛾,她可是很有信心叫它们自然繁衍。
柳奕又看看柳全,“阿爷到时候辛苦一点,去临近县府那般远些儿的地方打听打听行市,别的不说,咱满把这买丝茧的粮食又赚回来。”
“我想想。”柳全就地坐了下来,他还得再琢磨琢磨。
柳奕便坐到一旁转椅上,转着圈儿,笑眯眯等着。
她家就是这样,“小事”,都有她妈拿主意,“大事”,还得等她爹做决定。
实际上嘛……柳妈看起来性格谨慎,主意却拿得定她爹看则好说话,遇到正经事又稳得下来。
还在现代的时候,柳奕就早不止一次地想过,她的这对儿爹妈,可是天造地设的绝配。
“第一,今年的丝价绢价肯定要贵。”盘腿坐在地边,柳全捡了个小桑枝在地上划着道道。
“第二,这茧价,在秋税之前肯定会疯涨。”柳全说了又划一道。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因为没有现成桑树的第一年,甚至明年的第二年,后面的第三年,只要王政不变,农民们就得四处想办法。
“第三,咱们这里行情是这样。县城,虽说得有些远了,不出大问题,起码今年到底,应当也还是这样。”柳全又划了一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