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赋收完,今年的绢价,到此时也基本回到了正常水平,维持在比前些年略高的十石左右。
粮食价格还在上涨,现到了一百八十钱一斗,再这么涨下去,到年底时很有可能会比涨价前的粮价翻上一倍。
——今年赎徭役的价格是十二石粮食或一匹丝绢。
破天荒地,连钱串也不收了。
在柳全的坚持之下,柳奕的提议没有被采纳。
柳奕觉得,拿出十几石粮食并不困难,家里也有现成的绢匹,直接给“钱”赎徭役不好吗?
柳全认为,这也是一个了解外面的的机会。
和周遭的乡邻一起干一个月活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尤其是他们这一什的邻居已经非常熟悉,出门在外,大家也可以相互照应。
芳娘虽有些担心,但柳全态度坚决,又想到只是修建粮仓的工作,应当不会太辛苦……遂便没有阻拦。
柳奕对爹妈的乐观精神感到不可思议。
服徭役是带着官府规定的任务的,和在自家劳动怎么可能一样——就她对这个时代“官方”的印象,去干活的待遇也肯定好不了。
不然怎会发生许多惨事?
柳爹的理由则是,难得一趟出远门的机会,他应该把握。
经过这么些时日的农家生活,柳全明显感觉到他们对这个陌生世界的了解实在太少,不仅在生活常识方面,尤其是对外面的大环境,更加一无所知。
以前的那许多“印象”、“听说”和如今的真实感受差得不只十万八千里,他们非常有必要做一下信息更新。
他又不是一个人去,闲在家里也是闲着,出去见见世面有何不可?
柳奕劝说得嘴干,毫无效果,只能回头生闷气。
在这里,她不是户主,当不了家,说话更不上算。
有些话不能拿出家门去说,能在门外说的,又不是什么好理由——所有大人都只会将她的反对当作玩笑而已。
这是第一次,他们全家人的意见不一致。
准确说,是柳奕和爹妈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
“阿娘,您怎地也不拦着我爹?”柳奕只能转换目标。
她就不信,如果老娘不答应,她家阿爷还能“自作主张”。
“你爹就是想出去看看,见见世面,县城又不是常去得。”芳娘笑着道。
“他们那做活的地方,还离着县城好几十里地呢!”有啥世面可见的?
“干活不累吗?”柳奕觉得自己开启了抱怨不停模式。
“名字都已经报上去,现说什么都晚了。”芳娘只能反过来劝解女儿。
唉!
柳奕也知道,赎抵徭役得先报给里胥,可她家阿爷已与椿二和娄翁皆讲好了要去,确实再说甚都晚了。
这夫妻二人……到了关键时刻,她爹倔犟起来,她家阿娘反倒什么都顺着他了……柳奕吐槽无力。
连着两日,柳家都在准备东西。
受了征召的役夫,先从各里之间向亭驿开拔;人员集中起来,再由亭乡往县城外的工地集合……去的路上要走四五天,干粮就得准备小半麻袋。
服役期间,地方官府会民夫们的口粮,照旧是一天两顿,管吃不管饱,这路上的消耗就更加不能保证了。
据有经验的里人们的建议,最好再自带些菽豆米粮等物,肯定会有饿肚子的时候。
路上的干粮自带、吃饭的家伙自带、天冷时穿的厚衣服要带、甚至干活的工具同样得带。
这两日,柳全便在家磨锄头,编草鞋。
芳娘炒了一大袋的新谷和豆子,又预备了一只小瓮,装好一瓮各种腌菜。
糗米和豆子是干粮,腌菜下饭却肯定吃不了几天。
柳奕郁闷归郁闷,还